首席收藏讯 主币与辅币双管齐下,是人类货币史上的重要举措。虽然辅币为辅,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其比主币的地位更加重要。其中,在民国时期,孙中山像镍币则是当时法定辅币,该辅币正面为孙中山先生侧像和民国纪年,背面则为布币图及面值,于1936年-1943年期间铸造,在1949年之后正式退出流通。
民国二十四年民国政府调整货币政策,推行法币,据《上海造币厂志》等资料记载,1935年12月21日上海中央造币厂开始生产伍分、拾分和廿分三种镍辅币,1936年3月1日流通市场。当时镍原料国内无生产条件,因此镍片、坯饼及部分成品均向美国和奥地利厂商订购,部分镍饼向美国斯克威公司订购。
当时民国政府向美国费城造币厂、奥地利维也纳造币厂定制二十五年版伍分、拾分、廿分镍币三种币模,费城造币厂模具运抵中国之后,交由上海中央造币厂铸造。据1941年2月28日《中央造币厂会计处拟送该厂历年铸币概况函》记载,截至1937年8月上海战事发生,中央造币厂所铸成辅币并交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数量为:伍分镍币7404万枚、拾分镍币7198万枚、廿分镍币5025万枚。另据耿爱德《中国机制币史》等资料记载:1938年夏,共铸造了伍分2000万枚、拾分6000万枚、廿分4000万枚三种镍币运到中国。
1937年8月13日,日军侵占上海,中央造币厂停止生产。10月27日,中央造币厂厂区被日军侵占。之前,中央造币厂被迫内迁,在重庆设立办事处,相继在武昌、兰州、昆明、桂林、成都设立造币分厂,铸造辅币。
成都分厂
1937年11月,奉财政部令接收成都造币厂,成立成都分厂。1938年5月,成都造币厂开始安装新从上海中央造币厂拆卸下来运到的机器。同年夏开始铸币,参照上海造币厂的铸模。
武昌分厂
1937年8月14日,中央造币厂在上海古拔路(现富民路)设临时办事处,处理人员遣散,设备物料运往武昌事宜。1938年8月,奉命派员赴武昌,接收前武昌造币厂的厂房机器设备。9月1日,成立武昌分厂。12月,中央造币厂798名工人除派赴武昌分厂330人外,其余均遣散、1938年初铸造铜和镍辅币,3月21日停铸,同年10月汉口沦陷。
兰州分厂
1938年4月,财政部在甘肃造币厂旧址筹设中央造币厂兰州分厂,派甘肃省财政厅长梁敬淳兼任分厂筹备主任。同年11月l日,兰州分厂正式成立,1939年11月奉财政部令停铸。
昆明分厂
1939年5月,财政部长孔祥熙指令中央造币厂将重庆办事处移设昆明,仍在渝市酌留少数负责人承办重要公务。11月10日,奉财政部令接收原云南铜币厂,改名昆明分厂,每日可铸造镍币30万枚。后由于铸币成本高于面值,1942年停止铸造。
桂林分厂
1938年3月,财政部令中央造币厂将一部分机器运往桂林。1938年5月,成立桂林分厂。1949年施嘉干编著的《中国近代铸币汇考》中提到:“(孙像镍币)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桂林造币厂所铸,在广西使用,但流用极少,未多见。另据《广西历史货币》一书描述:“中国苦战五年,物资消耗殆尽,加之铜是制造枪、炮弹的重要战略物资,补给更为困难,中央造币厂于是决定在民国三十一年后,广西造币分厂停止造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