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1918年广东省银行发行拾圆兑换券
图2 1931年广东省银行发行的拾圆大洋券
图3 1933年广州市立银行 发行的壹圆银毫券
图4 1940年广东省银行发行的伍圆券
■湖南长沙 沙伟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我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它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同时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此,早在民国时期,有数种辛亥革命纪念建筑的纸币发行。
民国七年(1918),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广东省银行发行的纵87、横170毫米之拾圆兑换券(图1)上,就有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纪念建筑图景,即广州咨议局大楼。广东咨议局位于中山三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建于宣统元年(1909),由日本留学生金浦崇、金浦芬捐建。为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坐北朝南,主楼仿西方古罗马式的议会大楼形式。1911年广州爆发“三·二九”起义失败,牺牲的革命党人陈尸在咨议局前,后由革命党人潘达微殓葬于黄花岗。后来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写了一篇报道。1911年武昌起义后,广东各界在咨议局集会,庄严宣布广东脱离清政府独立,成立都督府,推选革命党人胡汉民为都督。此后咨议局先后改为省议会和非常国会。1921年5月,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
民国二十年(1931),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广东省银行发行的纵82、横150毫米之拾圆大洋券(图2)上,则有纪念辛亥革命元勋孙中山的建筑图景,即广州中山纪念堂。1921年,孙中山在此担任非常大总统,次年此地被陈炯明的大炮轰毁。孙中山逝世后的第二年即1926年,当时的广东国民政府为纪念他的功绩,在广州兴建了中山纪念堂。其址于越秀山南麓的总统府旧址,设计者为我国著名的设计师吕彦直。它的主体建筑是座八角开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堂顶为八角形,铺宝蓝色琉璃瓦,分高低四层。大堂正面,悬挂着孙中山手写的金字牌匾“天下为公”;大堂四周的基座和阶梯都是花岗石,既庄重又典雅。整个建筑来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之艺术特色,不愧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之作。
此外,带有纪念辛亥革命元勋孙中山的建筑图景之纸币,还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由伦敦华德路公司印制,广州市立银行发行的纵135、横78毫米之壹圆银毫券(图3)。其正面图景为广州中山纪念碑。此碑建于1929年,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碑身全部用花岗石砌成,高37米吕彦直设计师,碑底为方形,向上渐小而尖,碑内有梯级可回旋至顶,第一、第二层四面都可凭栏俯瞰。更高处,每层有窗可向外远眺。碑基上层四面有26个羊头石雕,象征羊城。石碑的正面是长约7米、宽约4米的巨型花岗石,上面铭刻有李济深用隶书书写的《总理遗嘱》。碑体所在平台有铁栏杆,周围树木郁郁葱葱。它与中山纪念堂同处于广州城传统城市中轴线上,联成一体,气势雄伟,成为广州近代城市的标志。
而广东省银行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发行的伍圆券(图4)上,则有辛亥革命纪念建筑——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的正面图景。该券纵75、横150毫米,由新华雕刻公司印制。黄花岗原名红花岗,潘达微在安葬了烈士后,认为“红花”不及“黄花”一词雄浑优美,因此在介绍烈士安葬情况的报道上,把红花岗易名为黄花岗。从此改名沿用至今。1911年4月,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即广州起义,攻打两广总督。经一昼夜血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喻培伦等100余人牺牲。同盟会员潘达微冒险奔走四方,由慈善机构出面收殓遗体,共得72具,合葬于此。1912年,广州军政府拨款10万元在原墓地建烈士陵园,孙中山亲自栽植了青松,并为墓园手书“浩然正气”四字。以后墓园还多次扩建。其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园内300多米长的层级主干道两旁苍松翠柏排列有序。巍峨的正门为高13米的牌坊,上面镌刻着孙中山亲笔题词“浩气长存”四字。园内有墓亭、陵墓、纪功坊、记功碑等。记功碑上刻有历史缘由和烈士英名,顶部是高举火炬的石雕自由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