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临潼:任德孚
邮政日戳是邮政通信部门经办各项业务的专用戳记,通常主要用于盖销邮票,表示邮件寄发和到达日期。生产单位处理日常业务用戳,也是邮局与用户及企业内部局所之间、工作台组之间责权关系的印信。邮政日戳上的地名与日期在集邮学研究上,法律事务查证上,都具有物证的重要意义。如在一些有时间性文件或通知以及工商事务运用上,经常注有"以邮戳日期为准"的字样。可见它又是联系事务的物证之一。在研究邮政史料时,从邮戳上可以反映出邮政机构组织分布及邮运路线通达情况,也可查明有关邮票发行年代。所以说"今日的邮戳,就是明天的邮政史"。
邮政日戳起源于英国。1660年6月担任英国邮政局局长的亨利·比绍普,为了考核邮差是否及时传递邮件而于1661年创制使用。它比英国1840年发行的"黑便士"邮票还早180年,世界上还没有邮票出现时就已经有了邮戳。
亨利·比绍普设计的邮戳是一个单线小圆戳(图1),戳面分上下两部分,上格表示月份的缩语,下格表示日期。此戳于1661年4月起用,1687年停用。
中国邮政起源于古代的邮驿制度,而邮戳则从原始单一发展到类别繁多,经历了千百年由封泥、火漆、铅印等构成的邮戳演变史。
邮政日戳在我国沿用时间较长,自1875年海关兼办邮政时期开始使用海关邮戳到现在,沿用的邮政日戳几经变更。自清代的海关外文戳、八卦戳、全汉文、英汉文、汉英文、干支纪年戳到中华邮政时期的民国纪年戳以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元纪年戳等,包括了千百种款式的邮政日戳,可谓洋洋大观。沿用戳形以圆形为主,也有椭圆形、方形、八角形、长方形等。戳面规格有单线双格式,单线三格式、单线腰框式、双线不分格、双线双格、双线腰框式、齿钉三格式、双环长框式、仿日梳形式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邮政编码戳、90年代无字钉槽三格式、储墨式万次戳等。
戳面文字有宋体、仿宋体、楷体、隶体、篆体等。戳面上的日期排列也有不同,形式较为混乱,有中文竖式右读、阿拉伯数字左读,有的年份是中文竖式,日期则为阿拉伯数字。使用的年份有"干支纪年"、"洪宪纪年"、"帝制纪年"、公元纪年等方式。戳径大小不一:最小的23毫米,最大的32毫米,通常使用的为25~28毫米。少数民族地区、国际互换局(站)则为30毫米。
邮政日戳这种混乱情况一直沿用到1956年底。邮电部通知于1957年1月1日起推行正式日戳后才逐渐走向规范化。纵观邮政日戳的收集与研究,是邮政史料与集邮研究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对邮政日戳在我国沿用演变情况分述于后。
一、清代时期日戳
1.1875年海关邮政时期,使用全英文双线海关小圆戳,上为英文海关名,下为相关地名,中间为年月日,戳径28毫米(图2)。
2.1878年首次发行大龙邮票时,由北京、天津、牛庄(营口)、烟台、上海等处刻用汉文地名戳,称海关地名戳,又称海关汉文戳(图3)。
3.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国家邮政开办后,改用八卦戳。八卦的图形是:(乾)、(坤)、(震)、(巽)、 (坎)、(离)、(艮)、(兑)。它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相互作用。八卦互相搭配得64卦。使用八卦戳的全国只有30个地名(图4)。
4.1897~1898年,因用八卦戳涂销邮票无日期表示,又刻了一种双环二格式英汉大圆戳。日戳上格为英文地名和阳历日期,下格为汉文地名和阴历日期(图5)。
5.1898~1904年,改用汉英单线双格式日戳。上格汉文地名,下格英文地名及阳历日期(图6)。
6.1902年西安邮政局曾使用有竖式"西安邮政局"无日期长方形戳一枚(图7)。
7.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太原府壬寅年以长方形木刻干支邮戳(图8)。
8.1904~1913年,改用双线三格式、单线三格式、单线腰框式、齿钉三格式全汉文、汉英文、英汉文干支纪年日戳。干支纪年日戳是我国独创的用古代干支历法作为纪年的一种方式。它是由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配合组成年份。这种纪年方式自1904年"甲辰"起,历经"乙巳"、"丙午"、"丁未"、"戌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寅"等(图9),均作右读。
9.帝号纪年,戳式单线腰框式,上格直隶,下格天津,日期为"(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十一日",右读(图10)。
10.1916年,袁世凯实行帝制,自民国5年(1916)一月一日至三月廿四日称帝83天,同时将全国日戳自一月一日改为洪宪元年(图11)。
二、中华邮政时期日戳
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改用民国纪年方式,同时宣布废除八卦、干支纪年日戳。这是我国邮政发展史上纪年方式及邮政日戳的重大改革。这个时期邮政日戳有以下几类:汉英单线三格式、汉英外单线内齿钉式、英汉单线三格式、英汉腰框式、汉英齿钉三格式。戳面文字及日期自右至左排列(图12)。
三、解放区日戳
解放战争中,全国有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6个解放区。各区又设有大小不同的解放区、地区和边区80多处。各区设有邮政局或军邮局,负责传递军民信件,使用的邮戳都由各区自行刻制,形式不一,比较零乱(图13)。
四、新中国邮政日戳
1.1949年全国各地相继解放,人民邮政接管了旧中华邮政各级邮局。邮政机构一时处于恢复整顿时期,各项邮政制度也在重新制订。在新的邮政日戳未颁行前,从1949年解放初到1956年12月,全国各地邮局仍继续使用中华邮政时期日戳(图14),陆续作了以下修改:
⑴戳面文字日期改为自左至右排;
⑵日戳纪年改为公元纪年;
⑶取掉日戳上英文地名;
⑷日期一律用阿拉伯数码。
2.无纪年日戳,1949年初解放时,个别局因未领到公元纪年字钉,故日戳上只有月日无纪年字样(图15)。
3.1950年4月,邮政总局通知普通日戳统一式样为单线三格式、戳径25毫米,上格列邮区名,下格为局所名称,日期用阿拉伯数码,年份只用二位数码(图16)。
4.仿日梳形式日戳:此种日戳是日本在华客邮所用。伪满与中华邮政时期东北地区使用这种戳记。解放后继续沿用,其特点是上下月牙内刻有梳式形直线,故称梳形戳(图17)。
5.1950年8月11日,邮政总局对普通日戳进行修改,戳形仍为三格式,上格刻省市名称,一省之内有两个邮区的,在省市名称下加刻邮区简称。下格为局所名称、代号,火车、汽车、轮船等并分别加刻邮路名称(图18)。
6.1951年邮政总局通知,今后凡盖于国内邮件上各种戳记(包括邮政日戳),均应以中文为限,各种中文、外文并列日戳,应将外文凿去使用,如全系外文的应即废止,改刻中文日戳使用(图19)。
7.1950年邮政总局通知,少数民族地区日戳,戳径30毫米,上格刻汉文地名,下格刻少数民族文字(图20)。
8.1956年,邮电部以邮业字第52号文颁发了《邮政日戳规格标准》,规定于1957年1月1日使用,其式样为单圈双月牙长框字钉槽式,戳面分为上半环、上月牙、字钉槽、下月牙、下半环5个部分。一般局所直径25毫米,少数民族地区及国际业务用戳30毫米,戳面文字仿宋体,邮局内部生产单位用干支代字区别,如甲营业、乙汇兑等。局所类别分别为"区"、"支"、"所"、"代"表示,年份用4位数。邮局所在地地名与行政区划不同者,在行政区名后加刻带括号的邮局所在地名(即俗称双地名戳)(图21)。
9.1958年全国实现人民公社化,原来乡镇邮电局、所下放人民公社管理。为此邮电部曾发出通知,对人民公社邮电局日戳作了部分修改,将日戳下半环局所类别支、所、代改为"社"字以示区别(图22)。
五、邮政编码日戳
邮政编码制度的推行,是为了适应机械化分拣以加快信函分拣和投递速度。邮政编码于1980年7月1日在全国推行。编码日戳正式使用,由1985年7月27日邮电部下发文件要求:在3~5年内全部更换启用。
编码日戳刻制要求,除上半环仍刻省区县地名外,其下部刻相关地名邮政编码。对内部生产单位、车船机要用戳不加刻邮政编码(图23)。
六、邮资已付日戳
1992年6月7日,邮电部决定将多种邮资已付日戳,合并为两种邮资已付日戳。除保留机要邮资已付日戳外,国内、港澳、台湾、国际4种合并成中法文对照的"邮资已付TP"戳一种(图24)。
1992年邮政总局为了改进手工方式加盖日戳,提高日戳质量和工作效率,于1992年12月18日通知各地使用南昌邮政科研所研制的"储墨式万次"日戳,此种日戳不需油墨盘和胶皮垫,使用方便,每加一次油可盖用3000次以上(图25)。
从1995年起我国邮政日戳逐步换用新式日戳。国内日戳由原来五个部分改为三个部位。取消上下月牙和字钉槽,不再刻邮政编码,不分城市农村一律刻局所名称,不再缀局所类别,序号列局名之后(图26)。
新的普通日戳日期,除继续使用字钉外,新增加一种拨轮式日戳,即日期可拨动更换。字钉式和拨轮式日期,其月日时均用两位数字表示。例如1月1日8时改为"010108"。年份字钉式用4位数,拨轮式和各类机器用戳,不刻世纪年号(图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