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9年10月20日,根据周恩来和柯西金会谈时所达成的谅解,中苏两国外交部副部长级的边界谈判正式举行,但谈判未取得任何进展。苏联开始大规模向中苏、中蒙边界增兵,达百万之众。中国则开展“深挖洞、广积粮”的全国性战备运动,并在1970年时达到高潮。与之相配合的是邮电部发行了火药味十足的邮票,即1970年11月1日发行的志号为7的《严惩入侵之敌》编号邮票(见图)。邮票背景构图是珍宝岛反击战的伏击图。可以说,中苏珍宝岛边境冲突是朝鲜战争以来最具有危险性的一次全面地区战争,甚至是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因为爆发一场大战的各种因素已全部具备,虽然中苏双方直接投入的参战部队规模仅以营连建制为主,动用的武器也是以轻武器为主,只有少量坦克,交战时间也不过几十小时。但双方都拥有核武器和庞大的军事力量。在珍宝岛冲突之后,前苏联高层决策者曾直接策划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最后,双方最高决策者在启动大规模战争的最后一刻,都做出了缓和局势的选择。2005年4月27日,中国人大批准《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2005年5月2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表决批准该协议。根据该协议,珍宝岛是中国的领土。
在《严惩入侵之敌》编号邮票图中,军人所持的武器分别是56式半自动步枪和69式40火箭筒(可看到战士自上而下的压弹状,而56式冲锋枪和63自动步枪,则是弹匣自下而上供弹)。火箭筒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在近距离上攻击坦克、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运输车、军事器材和野战工事,也可用来杀伤有生目标或完成其他战术任务。火箭筒由于质量小、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在历次战争的反坦克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就进行了仿造,69式40火箭筒是在前苏联PNT-7(RPG-7)型火箭筒基础上仿制的。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的国营江南机器厂曾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改进后的威力可以击穿前苏联的T-62坦克的正面装甲。今天,我们能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里看到T-62 的“芳容”。69式40火箭筒在珍宝岛事件后迅速定型列装。它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可以重复装弹。主要由战斗部、固体火箭发动机、保险机构、瞄准装置和双脚架等组成。口径40毫米,筒长0.99米 ,筒重7千克 ;发射超口径装药破甲火箭弹 ,战斗部直径85毫米 ,弹全重2.8千克 ,破甲厚度110毫米/65°; 也可发射杀伤火箭弹 ;射程500米(固定目标),300米(活动目标)。使用时 , 靠筒内发射药将火箭弹射出,出筒口10~14米后,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靠其产生的推力,推动战斗部(弹头)飞向目标。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69式40毫米火箭筒是我国生产数量最多、装备数量最大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北疆部队装备到班,南国部队装备到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