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包括震中50千米范围内的县城和200千米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其中甘肃多个城市受灾
甘肃白银(2008.5.20)-庆阳华池(5.27)首日实寄封贴特7《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邮票
甘肃因四川汶川地震灾害死亡人数上升至280人
2008年05月14日 12:15中国甘肃网【大 中 小】 【打印】
目前,经抢修,陇南市境内现除S206线大岸庙-姚渡段便道还在抢修外,其余国、省、县道均已打通便道,保持通车。但乡村道路受损严重,除文县到各乡镇的道路因通讯中断无法掌握外,其余8县区仍有13条乡村道路正在全力抢修之中。省内其他市州国、省干线公路均保持畅通。
陇南市本地网光缆和电力线路严重受损,修复工作进展比较缓慢,目前仍有约300个移动基站和800多个无线接入小基站没有修复。文县境内联通网络仍未抢通。陇南市因地震停电110千伏变电站4座,已恢复1座;停电110千伏线路7条,已恢复1条。除文县外,其他8县区现已基本恢复供电。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省上已经成立了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总指挥部,领导小组组长由陆浩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徐守盛省长担任。总指挥部总指挥由徐守盛省长担任,下设救援组、预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生产生活安置组、基础设施组、治安组、宣传组。目前,陆浩书记、徐守盛省长已在陇南地震现场,指导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救援、医疗卫生等7个组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也已陆续到灾区开展工作。灾区群众生活所需的面粉、方便面、饮用水和救灾急需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等已陆续送往灾区。省卫生厅和武警甘肃总队医院派出的8支医疗队和防疫队共160余名医务人员已赶赴陇南、甘南灾区,开展医疗救治和疫区消杀、水质检测、传染病预防等工作。
另外,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已派出由15名抢险队员及相关后勤保障人员组成的抢险队伍于13日23时奔赴四川灾区进行抢险救援。(王守超)
甘肃受汶川特大地震破坏 直接经济损失442.8亿元
2008年06月06日 来源:甘肃日报
6月5日从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据地震部门评估,地震造成甘肃省直接经济损失442.8亿元。
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甘肃省全境有感,受其波及破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据各市州初步统计,截至6月4日19时,地震已造成陇南、甘南、天水、庆阳、平凉、定西、白银、临夏、武威、兰州等10个市州的70个县市区、941个乡镇、10931个行政村受灾;受灾户数129.32万户,受灾人数达526.4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79.7万人;遇难365人,受伤10158人;倒塌房屋132.23万间,损坏房屋243.57万间;受灾学校7356所。不可移动文物受损53处,收藏文物受损607件。据地震部门评估,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42.8亿元。
甘肃省烈度在Ⅵ以上的有陇南、甘南、天水、庆阳、平凉、定西、白银、临夏等8个市州的44个县市区、693个乡镇、9028个行政村、123.23万户,受灾人数达499.8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64.11万人。(徐爱龙)
5月13日,地震中的伤员在帐篷内接受救治。
受汶川地震影响,甘肃陇南9县区均有强烈震感,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救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新华社发(窦泽中 摄)
5月13日,陇南市武都区蒿坪村一户村民坐在倒塌的房屋废墟旁恸哭。 受汶川地震影响,甘肃陇南9县区均有强烈震感,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救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新华社发(窦泽中 摄)
5月13日,陇南市武都区蒿坪村的村民救助在地震中被废墟掩埋的村民。 受汶川地震影响,甘肃陇南9县区均有强烈震感,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救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新华社发(窦泽中 摄)
5月13日,陇南市成县红川西柳小学一名7岁女学生在地震中脑部受重伤,正在接受抢救。 受汶川地震影响,甘肃陇南9县区均有强烈震感,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救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新华社发(窦泽中 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2008-06-16
“5·12”汶川特大地震,甘肃省受其波及破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是仅次于四川的第二大灾区。震害的主要特点:
一是震级大、距离近,灾害严重、受灾范围广。汶川地震属于浅源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4公里。我省受灾地区距震中最近距离为200公里左右,距北川二次破裂点仅100公里左右,造成的破坏极为严重。据初步统计,截至6月14日,我省受灾10个市州、70个县市区,受灾乡镇941个,受灾行政村10946个,受灾户数1298034户,受灾人数5266106人,遇难人数365人,受伤10158人,倒塌房屋293953户、1322170间,损坏房屋2438014间(孔)。据甘肃省地震局评估,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42.8亿元。地震烈度在Ⅵ以上的有陇南、甘南、天水、庆阳、平凉、定西、白银、临夏等8个市州的44个县市区、693个乡镇、9043个行政村、123.71万户,受灾人数达500.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64.11万人。
二是地形对地震破坏的放大作用导致山区受灾严重,次生灾害频发加重了受灾程度。我省灾区山地面积大,地形复杂,土质结构差,粘度小。从总体受灾情况看,山越高,土层越厚,灾情越重。重灾区陇南市是全国四大泥石流分布区,发生地震后,山体大块崩塌或松动,加之近日多阵雨天气,造成大量的边坡垮塌,诱发了频繁的滑坡和泥石流,导致道路损毁或堵塞,大大加重了受灾程度。截至6月14日,已发生泥石流115处,滑坡1640处,崩塌3143处,地裂缝2669处,地面塌陷615处。
三是房屋抗震设防能力差,造成大量房屋倒塌或严重损毁。受灾地区多数村庄建于山坡地带,又是我省最为贫困的地区,民用房屋以砖木、土木房屋为主,抗震能力差。这次重灾区地震烈度达Ⅷ到Ⅸ度,大大超出建筑抗震设防标准,造成了大量房屋、特别是建于半山坡和山顶上的房屋严重倒塌或损毁。仅烈度在Ⅵ以上的44个县市区倒塌房屋128.74万间,损坏房屋235.69万间;172.63万平方米办公及业务用房遭到不同程度毁坏。
四是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生命线工程遭受严重破坏。1条国道主干线、7条国道、26条省道、28条县道严重受损,104条乡道和1271条村道交通中断。徽县嘉陵镇下游宝成铁路嘉陵江右岸山体滑塌,造成穿越隧洞行驶中的一列货运列车被压埋起火,宝成铁路中断283小时。电网损失负荷34.2万千瓦,减供4.6%,停运35千伏级以上变电站69座,停运10千伏级以上线路448条,主网停运变压器1674台。兰州至成都光缆甘肃段中断,有562个通信基站受损,倒断通信电杆7834根,30多万用户通信中断。28座水库、58座水电站、1529处乡村供水设施受损,损毁堤防工程327处19.5万米、灌排设施建筑物1127座、渠道9.76万米。
五是工农业生产受灾严重。全省有395户企业受灾,其中重灾企业84户,不可恢复1户;倒塌厂房6.46万平方米,受损厂房126.26万平方米。10.9万亩农田和672.8亩鱼塘损毁,2.01万座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受损,1.48万台(套)农机具损毁,3100台(套)排灌机械损毁。死亡大小畜禽20.1万头(只)。一些企业的高大建筑物出现断裂、错位、倾斜,安全隐患较多,排除安全隐患的任务艰巨。
六是救灾难度大。灾区属于人口密集、自然条件严酷地区,地处偏远,山大沟深,地形复杂,交通极为不便。尤其是重灾区陇南、甘南没有高等级公路,没有机场,多数地方直升飞机也无法降落。除徽县外境内无铁路。地震又造成交通、通信中断、河道阻塞,加之天气恶劣,救援人员、车辆和大型救援设备无法及时赶到现场,给救援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
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亲临陇南地震灾区,视察和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极大地鼓舞了我省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的信心和勇气。温家宝、李克强、回良玉、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打电话询问我省抗震救灾工作;李克强、周永康、徐才厚同志先后到重灾区陇南文县、武都、康县,深入贫困农村检查指导灾后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国家各部委积极协调调拨救灾物资和资金,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中国红十字会、兄弟省市区、企业、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十分关心,给予了无私援助。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情,甘肃省委、省政府迅速反应,紧急动员,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各项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举全省之力开展抗震救灾。
一是立即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机构。在12日晚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为组长,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为副组长的省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徐守盛省长为总指挥的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二是紧急启动应急预案。12日,根据灾情,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灾区的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紧急行动起来,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尽最大努力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是连夜调集救援力量。12日晚,调集武警官兵和医疗队连夜赶赴灾区解救被困人员、救助伤员。派水利专家和61师工兵连夜赶赴徽县嘉陵镇,研究处置山体滑坡阻塞嘉陵江造成的险情,随时准备爆破除险。13日,又联系兰州军区和兰州军区空军,调集部队、医疗队和直升机支援灾区救灾。截至6月14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共投入抢险救灾兵力8560人,民兵预备役人员4000多人;投入9架直升机、1架运输机和一批车辆运送伤员、医疗队和救援物资。省里和部队共派出142支医疗队和防疫队,有7453名医护人员和防疫人员奔赴各灾区开展伤员救治和疫情防控。
四是全力做好受伤人员抢救和遇难人员善后事宜。对危重伤员,由直升机送往天水、兰州等地抢救;一般伤员安排在临近医院进行救治,受伤人员得到了及时救治。截至6月14日,累计救治伤员9626人,其中门诊7887人、住院1739人,院内死亡52人。同时,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抚慰政策,及时向灾区“三无”、“三孤”人员发放口粮、补助金和基本生活费。向遇难人员家属发放国家规定的5000元抚恤金的基础上,省上又每人增加了3000元。
五是紧急解救转移被困群众。5月12日晚,在嘉陵江出现阻塞险情后,及时将上下游3个村子的1400名群众连夜转移。将邻近裂缝滑坡山体和裂口库坝村庄的群众及时疏散,加上因民房和学校、医院、机关单位房屋倒塌、受损需转移人员,全省共紧急转移安置179.7万人。
六是夜以继日地抢修受损设施。灾害发生后,交通、电力、电信等部门立即紧张地投入抢修工作。经过努力,地震后30个小时,灾区的县一级都实现了通路、通电、通电话;截至5月21日22时,我省地震灾区需要通电的86.66万户受灾用户全部恢复通电;22日18时,全省因地震受阻的所有国、省、县、乡、村五级公路全部抢通;24日9时50分,中断283小时的宝成铁路徽县至虞关间的109隧道顺利打通,宝成铁路全线恢复通车。
七是千方百计组织和运送救援物资。地震发生后,连夜组织将省内储存的7600顶帐篷和急需的医疗设备、药品送往灾区。截至6月14日,筹集救灾资金53.29亿元,其中国家安排48.84亿元。下拨资金39亿元。共为灾区调运帐篷9.66万顶,彩条布29.25万米,面粉3.98万吨,方便面7.61万箱,衣被253.55万件;医疗设备4.98万台件,药品5201.18万元。
八是及时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排查灾情。针对地震中交通、电力、通信设施破坏严重和农村群众居住分散的情况,13日晚,省委、省政府在陇南召开会议,安排各级干部进村入户,搞清每村每户受灾群众的情况,确保不漏一户一人。陇南市派出万名干部深入救灾一线,武都、文县、康县等重灾区在乡村道路不通的情况下,派干部徒步进入村庄,摸清受灾情况,使群众及时得到了救助。
九是及时开展灾后防疫工作。加强对灾区饮用水、环境卫生及副食品等方面的检查和监测。截至6月14日,开展环境消毒、杀虫、灭鼠面积3696.6万平方米,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16万头(只),组织动员广大群众搞好环境卫生,目前未发生与地震有关的传染病。
十是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援灾区。5月13日,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开展捐助活动,帮助和支援灾区渡过难关,重建家园。截至6月14日,共接到社会捐款3.76亿元,实物折价4.49亿元。
十一是维护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这次地震灾害发生在维护稳定的特殊时期,我们在部署抗震救灾的同时,对维稳工作也毫不放松,严防敌对势力和分裂分子趁火打劫,制造事端。通过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及时发布信息;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澄清各种不实传言,消除恐慌心理,保持人心稳定。同时,在灾区组织民兵应急分队,一边开展抢险救灾,一边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在全力做好我省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组织派遣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赴四川支援抗震救灾。5月15日至25日,有145人在四川省青川县为灾区群众排除险情、抢救物资、搭建帐篷、救治伤病员、开展卫生防疫、搬运救灾物资、维护社会秩序和调查震害。在最短时间内,组织抢险突击队入川支援松潘至茂县等公路抢通工作。5月22日又进一步加大对四川灾区公路抢通保通支援力度,对口支援阿坝州。27日,在我省运送物资的关键时刻,四川松潘县求援运输由安徽省经兰州紧急调往松潘的2500顶救灾帐篷,我省立即调整运输计划,即组织车队经过一天一夜安全运至松潘县。在发放方便面、矿泉水、面粉等应急救灾物资时,给远离成都而与我省文县相连的青川县姚渡镇等灾区一并发放。还组织疏散了在九寨沟县的部分游客。
经过全省上下广大军民特别是灾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我省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遇难人员得到妥善处理,大量救援物资陆续运抵灾区,受灾群众生活初步得到安置,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目前,灾区人心稳定、社会稳定,灾后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同时,坚持把抗震救灾同当前经济工作结合起来,一手毫不松懈地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坚定不移地抓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力争保持今年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甘肃省基本情况
甘肃以古甘州、肃州两地首字而得名。全省现辖12个市、2个民族自治州,86个县区市,常驻人口2617.2万人。
甘肃幅员广阔、地理环境多样。全省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之间。各地气候差别较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既有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又有山清水秀的南国景色;既有浩瀚无垠的大漠风光,又有水草丰美的辽阔草原;既有茂密幽深的原始森林,又有亘古如银的冰川雪山。
甘肃民族成份众多、民俗风情多样。省内有55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239.97万人,占总人口的9.2%,回族、藏族人口较多,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是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就诞生在甘肃,故有“羲轩桑梓”之称。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汉代的开边政策和张骞通西域成功地开通了丝绸之路。隋唐时期,甘肃成为中国联系西域各国和欧洲的重要通道,武威、张掖、敦煌成为经济文化十分繁荣的国际性贸易城市,带动河陇地区农桑繁盛、士民殷富,《资治通鉴》记载:“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海路开通后,随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东移南迁,特别是由于气候和生态条件的变化,甘肃渐渐成为荒僻之地。一百多年前,左宗棠向清政府奏称“甘肃地处边陲,土旷人稀,瘠苦甲于天下。”
甘肃资源丰富、物产众多。境内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92种,其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镍、钴、硒、铂族金属等10种,居全国前5位的有34种。尤其是金川的铜镍矿,其规模居世界第二位。煤炭资源保有储量86.76亿吨,石油资源储量12.4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6716.1万吨,天然气探明储量67.25亿立方米。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野生中药材950多种,是全国的主产区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艺术宝库;天水“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夏河拉卜楞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武威白塔寺是西藏归属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天下雄关”嘉峪关、“天下道教名山”崆峒山,以及早于半坡的秦安大地湾遗址、天水伏羲庙等都极具盛名;和政古动物化石群和永靖恐龙足印群堪称世界瑰宝;武威出土的铜奔马被作为中国的旅游标志。
甘肃也是一个欠发达省份,但已初步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经过建国以来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教育、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现有普通高校33所,中央所属的科研机构22个。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甘肃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实现了由解决吃饭为主向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转变,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7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2669.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0335元;大口径财政收入39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9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29元。
四、甘肃震区烈度在Ⅵ以上8个市州基本情况
(一)陇南市。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邻陕西,南接四川,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6万亩(国土资源部门详查数据828.3万亩),人均1.8亩。辖武都区、文县、宕昌县、西和县、礼县、康县、徽县、成县、两当县1区8县、195个乡镇、3237个行政村。其中建制镇61个,民族乡4个。共有汉、回、藏、蒙等29个民族。总人口275.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5.32万人,占总人口的85.3%。
陇南地处岷山余脉及西秦岭石质山地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区,呈现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境内海拔在550—42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0—15℃,无霜期120—260天,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之间,是全省唯一全境属长江流域的地区。
陇南地形地貌复杂,光热垂直分布,气候立体多样,资源禀赋优越,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矿产资源富集,水力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特。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111.8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48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6.12亿元,市县级财政收入5.7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
(二)甘南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的甘、青、川三省结合部,辖夏河、碌曲、玛曲、迭部、舟曲、临潭、卓尼7县及合作市。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8.01万,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51%。2007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35.37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3.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77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11元。
(三)天水市。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县和秦州、麦积2区,总人口354.76万人。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196.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2.7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3元。
(四)庆阳市。庆阳市位于甘肃省最东部,辖西峰区、庆城、环县、华池、合水、宁县、正宁、镇原7县1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2082米之间。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200.8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6.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40元。
(五)平凉市。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东端的交通要塞,辖崆峒区和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县,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52.7万亩。总人口226万。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147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6.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95元。
(六)定西市。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总面积2.033万平方公里,辖安定、通渭、陇西、临洮、渭源、漳县、岷县1区6县。常住人口293.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81万人、乡村人口257.27万人。总耕地面积770.15万亩,农民人均2.9亩。全市海拔1640—3941米。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100.1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6.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3元。
(七)白银市。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中部,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大型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全市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现辖会宁、靖远、景泰3县和白银、平川2区。总人口175万人。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207.5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7.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4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2元。
(八)临夏州。临夏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高寒阴湿区、干旱山区和川塬区大体各占三分之一。平均海拔2000米。现辖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7县1市。总人口197.16万人。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22个民族,其中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7.16%。州内四大宗教俱全,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是临夏州的一大特点。2007年,全州生产总值72.9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5.8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7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5元。
五、4个重灾县区基本情况
(一)文县。文县古称阴平,位于甘川陕三省交界,地处秦巴山地。全县辖20个乡镇,有305个行政村、1305个社、71962户、24.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1.85万人。境内居住着汉、藏、回等7个民族,是全国白马氐人主要居住区之一。面积49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5万亩。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450—800毫米,海拔550米—4187米。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8.6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5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1亿元,财政支出3.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4元。
(二)武都区。陇南市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与康县毗邻,南连陕西宁强、四川青川和陇南市文县,西接文县、舟曲、宕昌县,北邻宕昌、礼县、西和县,面积4683平方公里。现辖36个乡镇、684个村、15个社区,总户数12.36万户,总人口54.84万人,居住着汉、回、藏、满、壮、土、朝鲜、纳西等多个民族。境内海拔667—3600米,属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4.7℃,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无霜期150—270天。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2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6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8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0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46元。
(三)康县。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陕甘川交界地带。境内气候属典型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全境处西秦岭南侧陇南山中,地质构造为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海拔560米—2483米,年平均气温12.1度,无霜期207天,年降水量742毫米。辖8镇13乡、350个行政村、164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5640户,总人口20.2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7.78万人。总面积2958.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0.16万亩。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6.075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659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60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6元。
(四)舟曲县。舟曲县地处甘肃南部白龙江上游,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灾害频繁,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全县总土地面积3010平方公里,辖2个镇17个乡、3个社区居委会、210个行政村、495个自然村,总人口13.69万人,其中藏族4.6万余人,占33.79%。200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3.78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53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06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7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