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看望灾区学生时,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
汶川大地震爆发的第二天,2008年5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乘直升机抵达四川汶川大地震震中所在的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克服重重困难、翻山越岭赶到救援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
大地震发生后,汶川很多学校在地震中受损,无法继续使用。灾区孩子们的上学问题,成为亲临灾区一线视察的温家宝时刻萦怀的大事。
2008年5月23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在四川绵阳市区内设立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看望在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师生。
5月23日上午9时许,数百名北川中学的学生正在举行升国旗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旗杆上迎风飘扬。
温家宝走上升旗台,满怀深情地对台下的同学们说:
“让我们记住这场大地震,记住你们生长的北川,记住你们学习的北川中学,这样你们就会懂得生活,懂得生活如同道路一样崎岖不平。”
接着,他神情激昂地说:“地震刚刚发生时,我曾经要求大家要镇定,要有信心、勇气和力量。现在,我希望大家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升旗结束后,温家宝来到北川中学高三(一)班的临时教室。一位男老师正在上课, 黑板上写着“历史:五·一二汶川大地震涉及的相关专题”等字。
男老师正在给同学们铿锵有力地讲道:“现在是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共同渡过这个难关……”
温总理走过去,亲切地对这位老师说:“我占用你几分钟,给同学们说几句话。”
温家宝走上讲台,恳切地对讲台下的同学们说:
“同学们,你们都是高三学生了。这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你们很快就要参加高考,国家已经考虑到这里的灾情,将四川地震灾区的高考时间往后推迟。我们一定要创造条件,让你们复习功课,准备高考。”
说到这里,只见温家宝拿起一支白色粉笔,在黑板的一侧竖着写下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多难兴邦”。
写完后,温家宝激励同学们:
“我们要记住这四个字。相信经受过灾难的同学会更加努力。将来会有一个新的北川中学。它将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地震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精神的一种象征。”
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
温家宝在黑板上写下的“多难兴邦”,源自《左传·昭公四年》记载的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司马侯对晋平公说的一段话:
“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意思是:有的国家因为战胜灾难的考验而得以强盛巩固,开疆拓土;有的国家却因没有经历灾难的磨练而衰落灭亡,失去其曾经守卫的疆域。
后人将司马侯的这段话提炼为四字成语——“多难兴邦”。
如唐代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中说:“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面知敕慎也。”明代卢象昇《请讨贼疏》中说:“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多难兴邦”,即一个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团结一致,奋起抗争,奋发图强,战胜灾难和困难,从而使国家兴旺强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