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飞行 英雄无悔——记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的成都军区某陆航团
2008年06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黎云、刘永华、徐壮志
邱光华、李月、王怀远、陈林、张鹏——5位勇士的生命,永远留在了5月31日灾区飞行的归途中,但,像勇士们一样无畏的战友们依然沿着他们的生命航迹不停地飞!飞!飞!
在余震中起航,在峡谷中穿行,在雨雾中降落——出动直升机1848架次,飞行1542小时,成功救出伤员1126人,运送食品、药品等急救物资619吨,转运被困群众2171人……这一切,属于这样一个勇敢的群体:成都军区某陆航团。
6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同志们急中央之所急,办受灾群众之所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奋斗,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而努力奋斗。
6月14日,中央军委授予这个团“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
(小标题)勇敢,是勇敢者的通行证
沿都江堰往西、往北,岷江峡谷犬齿曲折,漩口、映秀、汶川、理县、茂县,依次排列在峡谷之中。
“我根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分神。”全天候特级飞行员伍安国说,这里山高谷深,山峰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两山间的最小空隙不到300米。“有时候飞得好好的,突然就飘来一朵云,直升机就像扎进牛奶里一样,什么都看不见。”
即便如此,陆航团仍然在第一时间起飞。
5月12日14时28分,正在准备跨昼夜飞行训练的官兵被地震摇得站立不稳。5分钟后,正在值班的团政委张晓峰下达了第一道命令:停止飞行训练,准备抗震救灾。
来不及跟家人报上一声平安,也不知道震中在哪里,在机务大队长梁晋的带领下,数百名机务官兵紧急集合,跑步进入机场。
余震中,停放在机库的直升机被推向停机坪。30分钟后,机务大队完成了起飞前的全部准备。
震后不到1个小时,两架直升机在副团长李翔、姜广伟的带领下,直飞汶川。
气候条件超越了直升机飞行的极限。一次次地强行起飞,一次次地被迫返航。
飞、再飞,超越极限飞。
震后的24小时,陆航团出动直升机27架次,为北川、青川、绵竹、平武等地累计空运空投食品和饮用水12.7吨。
“一进入峡谷,变幻不定的气流使直升机剧烈颠簸、难以控制。”在北京举行的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首场报告会上,陆航团政委张晓峰说,“机组人员只有一个念头:只要有一丝可能,冒死也要进入汶川!”
5月14日,机械师魏建洪拿着航图对照脚下的河流山川。他乘坐的这架直升机,已经是第6次试图进入汶川。
没错,下面就是汶川!
下降,下降,已经可以看到人群了,他们拿着红色的被单和白色的毛巾,拼命地向直升机挥舞。
再降,再降,当直升机最后落下,人群爆发出的欢呼,淹没了螺旋桨的巨大轰鸣。
此时,魏建洪脚下的这片土地,已经与世隔绝了40多个小时,粮断水绝,恍如隔世。这架从天而降的吉祥鸟,就是生的希望。对于埋在废墟中的人们来说,或许仅仅是那螺旋桨的声音,就可以鼓励他们再多坚持1个小时、2个小时……
在映秀、在理县、在茂县、在北川,在所有道路不通、通信中断的地方,英雄陆航团的直升机一次次地突进、起落、转运,把“死亡航线”变成了“生命通道”。最紧张的一天,全团飞行了141架次。
他们第一个从空中抵达汶川、茂县、映秀、北川等重灾区,第一个将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送到灾区群众手中,第一个从灾区运回伤员,第一个搭载通信小分队飞抵汶川,第一个将通信设备运抵灾区……
这是抗震救灾的新纪录,也是中国陆航史上超强度、超气象飞行的新纪录。
(小标题)急、难、险、重,4个字浓缩英雄团队英雄史
陆航团20多年的团史,简单到用“急、难、险、重”4个字就可以概括。对于这个位于西南复杂地域的团队来说,抢险救灾,从来都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墨脱雪灾抢险、金马河孤岛救生、万县城口瓦斯大爆炸……一次次灾难袭来的时候,陆航团一次次搭起空中的生命桥梁。
而这一次,很多官兵家就在灾区,有的只有伸手之遥,却不能回家看一看,甚至不知父母可在、妻儿可好——虽然每次返航归来,他们都会为灾区群众带出一大把向亲人报平安的“亲情纸条”。
伍安国的家在严重受损的北川。“我从我家上边飞过十几次,光看见倒了的房子,就是看不到人。”伍安国说,他甚至不能多看一眼,因为他必须集中全部精力驾驶。直到现在,他也没有回家。
“每一次从空中往下看,我都想哭。”尽管飞行员都接受过良好的心理训练,但陆航团藏族飞行员多么秀仍然落泪了。陆航团的87名飞行员中,很多来自藏族、羌族和彝族。多民族聚居的川西北,是他们共同的家园。
藏族飞行员陈远康的哥嫂被困理县,在16日的余震后失去音信;多么秀的侄女被困茂县;家在阿坝州小金县的藏族飞行员余德文家中房屋严重受损,老人无处居住;以身殉国的邱光华的家乡在受灾严重的茂县,最近的一次降落,离他家只有800米,也没有回家看上一眼……
团长余志荣的父母都住在汶川县城。震后的5天中,他一直没有得到父母的消息。余志荣驾驶的“黑鹰”多次盘旋起落在故乡的上空,却不能把自己送回父母的身旁。
映秀镇告急时,当天已连续飞了6个架次的余志荣第7次起飞,将18名重伤员接回了成都。按规定,飞行员每天的飞行强度应该在6小时以内,但为了多救人,很多官兵都要飞8到12个小时。回家,是不可能的奢望。
几过家门不入的悲壮,在陆航团一次次上演。“我是飞行员,我的岗位在直升机上。”余志荣说。
“不忘人民养育恩,为了人民敢献身”——成都凤凰山军用机场门口,两条红底白字的条幅格外显眼。
在陆航团的历史上,哪一次抢险,不是这样的义无反顾?
1985年底,墨脱发生严重雪灾。驾驶着刚刚装备部队的新机种,飞行员连直升机的性能还未完全掌握,就飞进了雪域高原。
1993年的汉源大火中,陆航团直升机载着13名被烧伤的消防官兵,在雨中沿着大渡河超低空飞行。耳边,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眼前,是弥漫于高山峡谷里的浓烟。
2005年,四川巴塘兵站站长杨通建,一名在川藏线上服役已19年的老兵突发脑出血。抢运杨通建的直升机,在贡嘎雪山等几座5000米以上的大山之间,完成了一次超越极限的飞行……
“我们是在为人民而飞。”余志荣说,如果他的父亲能看到天上的吉祥鸟,他也一定知道,那是他的儿子,也是人民的儿子。
(小标题)飞翔,永无止境
“谁说男儿泪不流,男儿一哭令天愁!汶川只恨山无眼,战友尤悲土有丘。万人共啸关山上,直送苍鹰向九州。”
这是一位网友为失事直升机机组写下的诗。尽管是非作战背景下的飞行,恶劣的天气仍然让陆航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不要动,看下航向!”这是邱光华最后的话语。紧接着,他的声音从通信信号中消失了,5位英雄从战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胡锦涛对失事直升机的搜救工作十分关切,多次指示要全力搜救,深入细致搜救,千方百计找到失事直升机和机上人员。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不断增加搜救兵力、扩大搜救范围、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最多时一天出动了上万人。
第一天,搜救从早上6时持续到晚上6时。天色逐渐暗淡,团参谋长杨磊抬头看看天,决定再飞。有人担心时间和油量不够,杨磊算了算,还是决定再飞一次。
回到凤凰山,已经是晚上8时。机组成员走下直升机,各自离去,都没有说话。第二天,752机组再次起飞,在各个山峰间来回穿梭,仍然没有收获。
“实在是太难了。”杨磊摇头说,“盯着看,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可是,一架迷彩色的直升机没入原始森林,就像一根针掉进了大海。从直升机的窗户看下去,崖如刀削,林深似海,让人欲哭无泪。
而对于搜救直升机来说,每一个架次的起降,又何曾不是与死神的交锋!
邱光华机组走了,留下的是一串用生命写成的数字:大地震以来,734号机组连续执行复杂地理、气象环境条件地区抢运受伤群众和运送救灾物资任务,飞行63架次,运送物资25.8吨,运送救灾人员87名,转移受灾群众234名。
就在英雄机组回家的那一刻,陆航团还有5架直升机,不能前来迎接战友的灵柩。
在邱光华飞过的航线上,在映秀的上空,陆航团的直升机仍然一次次掠过,向汶川、向理县、向茂县挺进。“我们不飞,里面的群众就要断粮。”参谋长杨磊说,由于连续的暴雨,从都江堰通往映秀等重灾区的道路一直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是冒死起降的直升机,维系着阻隔不断的生命线。
6月10日,就在烈士遗体被找到的这一天,唐家山堰塞湖的抢险工地上,一场由直升机担任主角的大撤离也正在进行。
鉴于唐家山险情已经基本排除、大坝出现裂缝,指挥部决定,全体抢险人员当日全部撤离唐家山。
艰难的任务再次赋予了陆航团。他们和兄弟陆航部队一起,采取跟进飞行的方式,一次起飞多架直升机,向唐家山挺进。
一架、两架、三架……这一天,直升机在峡谷中排着队等待降落和起飞。经过6个小时的紧张运送,400多人的抢险队伍和大批抢险物资成功运出。山谷中洪水的巨响,成为告别子弟兵的旋律。
生死飞行,英雄无悔。5位烈士永远地留在了他们的第64次飞行中,而他们的战友,仍在灾区的每一片土地上继续着生命的接力……
在余震中起航,在峡谷中穿行,在雨雾中降落——出动直升机1848架次,飞行1542小时,成功救出伤员1126人,运送食品、药品等急救物资619吨,转运被困群众2171人……这一切,属于这样一个勇敢的群体:成都军区某陆航团。
6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同志们急中央之所急,办受灾群众之所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奋斗,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而努力奋斗。
6月14日,中央军委授予这个团“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
(小标题)勇敢,是勇敢者的通行证
沿都江堰往西、往北,岷江峡谷犬齿曲折,漩口、映秀、汶川、理县、茂县,依次排列在峡谷之中。
“我根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分神。”全天候特级飞行员伍安国说,这里山高谷深,山峰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两山间的最小空隙不到300米。“有时候飞得好好的,突然就飘来一朵云,直升机就像扎进牛奶里一样,什么都看不见。”
即便如此,陆航团仍然在第一时间起飞。
5月12日14时28分,正在准备跨昼夜飞行训练的官兵被地震摇得站立不稳。5分钟后,正在值班的团政委张晓峰下达了第一道命令:停止飞行训练,准备抗震救灾。
来不及跟家人报上一声平安,也不知道震中在哪里,在机务大队长梁晋的带领下,数百名机务官兵紧急集合,跑步进入机场。
余震中,停放在机库的直升机被推向停机坪。30分钟后,机务大队完成了起飞前的全部准备。
震后不到1个小时,两架直升机在副团长李翔、姜广伟的带领下,直飞汶川。
气候条件超越了直升机飞行的极限。一次次地强行起飞,一次次地被迫返航。
飞、再飞,超越极限飞。
震后的24小时,陆航团出动直升机27架次,为北川、青川、绵竹、平武等地累计空运空投食品和饮用水12.7吨。
“一进入峡谷,变幻不定的气流使直升机剧烈颠簸、难以控制。”在北京举行的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首场报告会上,陆航团政委张晓峰说,“机组人员只有一个念头:只要有一丝可能,冒死也要进入汶川!”
5月14日,机械师魏建洪拿着航图对照脚下的河流山川。他乘坐的这架直升机,已经是第6次试图进入汶川。
没错,下面就是汶川!
下降,下降,已经可以看到人群了,他们拿着红色的被单和白色的毛巾,拼命地向直升机挥舞。
再降,再降,当直升机最后落下,人群爆发出的欢呼,淹没了螺旋桨的巨大轰鸣。
此时,魏建洪脚下的这片土地,已经与世隔绝了40多个小时,粮断水绝,恍如隔世。这架从天而降的吉祥鸟,就是生的希望。对于埋在废墟中的人们来说,或许仅仅是那螺旋桨的声音,就可以鼓励他们再多坚持1个小时、2个小时……
在映秀、在理县、在茂县、在北川,在所有道路不通、通信中断的地方,英雄陆航团的直升机一次次地突进、起落、转运,把“死亡航线”变成了“生命通道”。最紧张的一天,全团飞行了141架次。
他们第一个从空中抵达汶川、茂县、映秀、北川等重灾区,第一个将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送到灾区群众手中,第一个从灾区运回伤员,第一个搭载通信小分队飞抵汶川,第一个将通信设备运抵灾区……
这是抗震救灾的新纪录,也是中国陆航史上超强度、超气象飞行的新纪录。
(小标题)急、难、险、重,4个字浓缩英雄团队英雄史
陆航团20多年的团史,简单到用“急、难、险、重”4个字就可以概括。对于这个位于西南复杂地域的团队来说,抢险救灾,从来都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墨脱雪灾抢险、金马河孤岛救生、万县城口瓦斯大爆炸……一次次灾难袭来的时候,陆航团一次次搭起空中的生命桥梁。
而这一次,很多官兵家就在灾区,有的只有伸手之遥,却不能回家看一看,甚至不知父母可在、妻儿可好——虽然每次返航归来,他们都会为灾区群众带出一大把向亲人报平安的“亲情纸条”。
伍安国的家在严重受损的北川。“我从我家上边飞过十几次,光看见倒了的房子,就是看不到人。”伍安国说,他甚至不能多看一眼,因为他必须集中全部精力驾驶。直到现在,他也没有回家。
“每一次从空中往下看,我都想哭。”尽管飞行员都接受过良好的心理训练,但陆航团藏族飞行员多么秀仍然落泪了。陆航团的87名飞行员中,很多来自藏族、羌族和彝族。多民族聚居的川西北,是他们共同的家园。
藏族飞行员陈远康的哥嫂被困理县,在16日的余震后失去音信;多么秀的侄女被困茂县;家在阿坝州小金县的藏族飞行员余德文家中房屋严重受损,老人无处居住;以身殉国的邱光华的家乡在受灾严重的茂县,最近的一次降落,离他家只有800米,也没有回家看上一眼……
团长余志荣的父母都住在汶川县城。震后的5天中,他一直没有得到父母的消息。余志荣驾驶的“黑鹰”多次盘旋起落在故乡的上空,却不能把自己送回父母的身旁。
映秀镇告急时,当天已连续飞了6个架次的余志荣第7次起飞,将18名重伤员接回了成都。按规定,飞行员每天的飞行强度应该在6小时以内,但为了多救人,很多官兵都要飞8到12个小时。回家,是不可能的奢望。
几过家门不入的悲壮,在陆航团一次次上演。“我是飞行员,我的岗位在直升机上。”余志荣说。
“不忘人民养育恩,为了人民敢献身”——成都凤凰山军用机场门口,两条红底白字的条幅格外显眼。
在陆航团的历史上,哪一次抢险,不是这样的义无反顾?
1985年底,墨脱发生严重雪灾。驾驶着刚刚装备部队的新机种,飞行员连直升机的性能还未完全掌握,就飞进了雪域高原。
1993年的汉源大火中,陆航团直升机载着13名被烧伤的消防官兵,在雨中沿着大渡河超低空飞行。耳边,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眼前,是弥漫于高山峡谷里的浓烟。
2005年,四川巴塘兵站站长杨通建,一名在川藏线上服役已19年的老兵突发脑出血。抢运杨通建的直升机,在贡嘎雪山等几座5000米以上的大山之间,完成了一次超越极限的飞行……
“我们是在为人民而飞。”余志荣说,如果他的父亲能看到天上的吉祥鸟,他也一定知道,那是他的儿子,也是人民的儿子。
(小标题)飞翔,永无止境
“谁说男儿泪不流,男儿一哭令天愁!汶川只恨山无眼,战友尤悲土有丘。万人共啸关山上,直送苍鹰向九州。”
这是一位网友为失事直升机机组写下的诗。尽管是非作战背景下的飞行,恶劣的天气仍然让陆航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不要动,看下航向!”这是邱光华最后的话语。紧接着,他的声音从通信信号中消失了,5位英雄从战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胡锦涛对失事直升机的搜救工作十分关切,多次指示要全力搜救,深入细致搜救,千方百计找到失事直升机和机上人员。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不断增加搜救兵力、扩大搜救范围、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最多时一天出动了上万人。
第一天,搜救从早上6时持续到晚上6时。天色逐渐暗淡,团参谋长杨磊抬头看看天,决定再飞。有人担心时间和油量不够,杨磊算了算,还是决定再飞一次。
回到凤凰山,已经是晚上8时。机组成员走下直升机,各自离去,都没有说话。第二天,752机组再次起飞,在各个山峰间来回穿梭,仍然没有收获。
“实在是太难了。”杨磊摇头说,“盯着看,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可是,一架迷彩色的直升机没入原始森林,就像一根针掉进了大海。从直升机的窗户看下去,崖如刀削,林深似海,让人欲哭无泪。
而对于搜救直升机来说,每一个架次的起降,又何曾不是与死神的交锋!
邱光华机组走了,留下的是一串用生命写成的数字:大地震以来,734号机组连续执行复杂地理、气象环境条件地区抢运受伤群众和运送救灾物资任务,飞行63架次,运送物资25.8吨,运送救灾人员87名,转移受灾群众234名。
就在英雄机组回家的那一刻,陆航团还有5架直升机,不能前来迎接战友的灵柩。
在邱光华飞过的航线上,在映秀的上空,陆航团的直升机仍然一次次掠过,向汶川、向理县、向茂县挺进。“我们不飞,里面的群众就要断粮。”参谋长杨磊说,由于连续的暴雨,从都江堰通往映秀等重灾区的道路一直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是冒死起降的直升机,维系着阻隔不断的生命线。
6月10日,就在烈士遗体被找到的这一天,唐家山堰塞湖的抢险工地上,一场由直升机担任主角的大撤离也正在进行。
鉴于唐家山险情已经基本排除、大坝出现裂缝,指挥部决定,全体抢险人员当日全部撤离唐家山。
艰难的任务再次赋予了陆航团。他们和兄弟陆航部队一起,采取跟进飞行的方式,一次起飞多架直升机,向唐家山挺进。
一架、两架、三架……这一天,直升机在峡谷中排着队等待降落和起飞。经过6个小时的紧张运送,400多人的抢险队伍和大批抢险物资成功运出。山谷中洪水的巨响,成为告别子弟兵的旋律。
生死飞行,英雄无悔。5位烈士永远地留在了他们的第64次飞行中,而他们的战友,仍在灾区的每一片土地上继续着生命的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