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越十年难割舍 南京爱心永不变
2018年05月13日 10:23:43 | 来源:南京日报
10年前,“5·12”汶川大地震突袭。
昨天,是汶川大地震10周年的日子。当年参与抗震救灾的亲历者、救援者、援建者,他们再次集结,再次来到四川。
10年前,市第一医院汶川抗震医疗队成员千里驰援,从死神手中抢下一个个生命。10年后的这天,他们再次来到曾经的战场。
10年来,南京团队援建灾区,建设了30多个项目,建筑面积达57万平方米,包括7个学校、6个小区,还有医院、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总投资超过20亿元。
10年前,“中国好人”邵建波在灾区救援时,遇到了幸存者杨雅舒表姐妹俩,并一直关心她们长大成人。10年后,在邵建波的影响下,杨雅舒一直心怀感恩,致力于公益事业。
……
南京大爱,陪着地震灾区人民“川”越十年。
总有一种付出令人感动
总投资超20亿,原南京市对口援建指挥部副总指挥贾德裕——住宅道路教学楼南京质量被人赞
援建的板房交付使用。资料图片
5月12日,65岁的贾德裕又一次来到四川绵竹。这次他主要来参加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活动。贾德裕感慨:“每次来绵竹,都像回家一样。”
贾德裕目前已经退休,10年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江苏对口援建绵竹,他当时是市建工局局长、南京市对口援建指挥部副总指挥。他身患严重的糖尿病,每天注射胰岛素,2008年他带队建起绵竹1/3的板房。随后,他又奋战在南京援建剑南镇的一个个项目一线。他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2008感动南京十大人物。过去几年,他多次为绵竹贫困学子募集善款,并送到当地学校。
贾德裕告诉记者,援建过程中,南京团队在灾区建设了30多个项目,建筑面积达57万平方米,包括7个学校、6个小区,还有医院,此外还建设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总投资超过20亿元。
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完成
昨天上午,贾德裕来到了南轩中学,这是当年南京援建项目之一。走在学校的小路上,贾德裕望着孩子们在操场上踢球、奔跑,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现在的校园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南轩中学有着80多年的办学历史,10年前我们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废墟。”贾德裕告诉记者,最初建好板房后,孩子们就在板房里恢复了正常上课,为了让孩子们早点回到宽敞的教室读书,南京所有援建项目中,第一个启动的就是南轩中学。大家拼命干,只用了73天就实现封顶,2010年春季全校师生从板房迁回崭新的教学楼。
南轩中学只是南京援建项目之一。当年,南京市对口援建的绵竹市剑南镇,地震后70%的城市基本化功能受损,住宅、道路、学校、医院……大量基础设施亟待修复重建,援建任务异常艰巨。
“小雨大干,大雨小干,不下雨拼命干。”这是南京所有援建人员的顺口溜。“不辱使命,奋发有为,打造精品,建设剑南”——张贴在南京对口支援指挥部墙上的横幅,是南京援建精神的真实写照。
援建精神背后是超常的付出,当时南京对口援建指挥部工作人员中,有两人因为援建,暂时放弃了要小孩的打算;有的小孩在上幼儿园,还有的孩子面临高考,身在援建一线的他们根本顾不上;因为人手紧,指挥部的10来个人个个身兼数职,处级干部又当打字员又当驾驶员又当接待员。最终,三年援建任务两年时间全部完成。
“南京质量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贾德裕这次回绵竹,又见到了很多老朋友。
在南轩中学,贾德裕见到了蒋光述校长,两人在过去几年经常联系。看到老朋友贾德裕,蒋光述异常激动,他说:“南京人民为我们建的这所校园非常好,师生们搬进去整整8年多了,使用至今没有丝毫损伤,各项功能依然完好!”
贾德裕告诉记者,一般的住宅建筑每平方米钢筋使用量是30公斤,而援建工程每平方米钢筋使用超过了50公斤。为了抗震,所有的墙都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砖头用得相对较少。南轩中学的教学楼最牢实,光钢筋混凝土的地梁就打了1米多高。
南京当年在绵竹剑南镇还建设了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南京大道是绵竹市的一条主干道,是当年南京援建的项目之一。这一次,贾德裕又来到了南京大道,路两侧成荫的树木构成一道绿色长廊,仿佛诉说着时光的变迁。贾德裕说,当年他们购买的是20年树龄的香樟树,10年过去,变得更加高大茂密。
绵竹市城管局局长刘强对南京修建的这些基础设施质量不住称赞,他对贾德裕说:“一般情况下,道路基础设备到七八年时总要修修补补,但南京修建的这些道路、桥梁依旧完好如初,完全不需要维修,南京质量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援建那两年是这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2008年,贾德裕55岁,援建任务对患有严重糖尿病的贾德裕来说并不轻松。为打好这一仗,贾德裕每天深夜12点睡觉,如果当晚要分派新任务,要熬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才休息。早晨6点不到起床,每天在施工现场工作10多个小时。回想当年,贾德裕笑着说:“当年确实很苦,没法按时吃饭,经常发生低血糖、血压上升等症状。”为了不耽误工期,他随身带着针筒,每天给自己打两针胰岛素。
2008年出发去援建时,贾德裕两鬓斑白,干了大半年之后,一起去援建的南京同伴们发现,他的头发全白了。
“没办法,每天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贾德裕说,其实自己一点儿也不介意头发的颜色,只是家人看着心疼,“当时我姐姐在上海,她从电视里看到了我,马上就给我打电话过来了。我父母都不在了,姐姐一直很心疼我这个小弟弟。”70多岁的姐姐当时就在电话里哭了,让他心里难受了很久。
十年弹指一瞬。贾德裕说,这次回来他看到,绵竹发展得越来越好,经济发展非常快,城市建设得也很美,人民生活安逸。
世事无常,但人类的生命却是如此坚韧顽强。“看到这些,我觉得我们当年在这吃过的苦、流过的汗非常值得!”贾德裕说,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都来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自信、团结,任何困难都不会打倒我们中国人民。“所以,作为援建大部队的一员,我由衷地感到自豪,援建的那两年是我这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总有一种牵挂难以放下
白衣天使重返绵阳震区救治现场,南京医生——真情支援 牵挂十载
昨天,南京市第一医院医疗救援队八名医疗队代表来到绵阳市江油市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本报通讯员 章琛 本报记者 徐琦摄
上图:昨天,任思雨(中)从北川中学赶来和医疗队叔叔、阿姨见面。 本报通讯员 章琛 本报记者 徐琦摄
当年南京市第一医院为小思雨提供爱心病房。 医院供图
枇杷黄了枝头,三角梅红了一树又一树……震后重生的江油、北川新县城,在5月的初夏里处处生机勃勃,从地震中走出来的人们早已重新找到了生活和内心的节律,忙碌而充实着。
“变化太大了,当年的痕迹已基本找不到了!”走出江油火车站,看着眼前的一切,市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黎明、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健、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曹志刚忍不住感叹。
江油,绵阳市的一个小县城,距离当年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约20公里,死伤数百人。10年前,市第一医院汶川抗震医疗队成员千里驰援,从死神手中抢下一个个生命。10年后的这天,他们再次集结,来到曾经的战场。
重返新生小城,伤痛成“回忆”
“那幢外科楼还在,这幢楼是新建的,这个小花园所在的位置,当时躺满了伤员……”一走进江油市人民医院,大家就在努力试图寻找当年的痕迹。
10年前的5月13日,汶川地震的第二天,队长王黎明、副队长曹志刚带领23名医疗队员从南京飞往成都,再乘坐大巴一路颠簸了10多个小时抵达距离震中最近的救治点——江油市人民医院。
“现场看到的,远比听到的和想象的要严重得多。”王黎明回忆说,5月13日深夜11点抵达江油时,城市里一片漆黑,点点灯光都是临时的应急照明装置。他指指江油市人民医院大门前的广场告诉记者,“黑夜里,我们以为这就是一个空地,可是照明灯一照,脚边全是伤员,大门前的道路两侧也全躺满了人……”
不知疲倦地抢救一个个伤员,带着药品三上北川最危险的地带转运伤员,南京市第一医院医疗队从5月13日至27日共两周救援时间里,抢救了2000多名伤员。
他们说:“我一定要来再道一声谢谢”
时间慢慢治愈了地震造成的伤痕,当地百姓对南京医生的感恩之情并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冲淡。昨天,南京市第一医院专家团队在江油市人民医院义诊,很多人一大早就来排队,原定一个半小时的义诊3小时都未能结束。
23岁的黎杰一大早从绵阳坐了一个多小时大巴赶来,“没有其他,只想来跟当年救治我的医生说一声谢谢”。“当时就是这个主任给我做的手术……”王黎明一出现,黎杰一眼就认出来了。
黎杰如今在绵阳一家音乐餐厅做后厨。10年前,黎杰是江油太平二中初一学生,地震发生时,他和其他同学拼命往外跑,但顷刻之间,学校的水塔倒了,教学楼楼梯也塌了,他的右腿被巨大的石块压住,身边的好几个同学更是被整个压住,从此阴阳两隔。
黎杰的右腿被诊断为粉碎性骨折,手术是唯一途径。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医疗队抵达江油市人民医院后,他被推上了临时手术室的手术台。
牛仔背带裙、条纹T恤,扎着个马尾辫,当年只有6岁的任思雨昨天出现在记者面前时,已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潮阿姨、王主任,你们还记得我吗?”见到潮欣畅、王黎明,任思雨和她的妈妈十分激动。“都上高二了,期中考试考得怎么样?”“全班第三呢!”见到小思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政处处长潮欣畅的思绪一下又回到了当年,“她的眼中满是惊恐,很不愿意与别人接触,时不时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
汶川地震中,小思雨所在班级有43名学生被夺去了生命,个子最矮的她坐在最前排,在班主任的庇护下成了全班唯一的一名幸存者。被埋56个小时后,小思雨被南京消防救援官兵发现。因为长时间的压迫,她的右侧肢体无法正常动弹,右脸也有明显凹陷。由于当地救援条件有限,2008年5月27日,潮欣畅带着小思雨回到南京接受治疗。出院时,医院很多人都舍不得这孩子。回川后,潮欣畅一直和思雨的妈妈景女士保持着联系,逢年过节都会相互问候。
十年互动支援,牵挂不曾改变
义诊现场,江油市人民医院医生高鹏告诉记者,江油市人民医院距离地震损害最严重的北川、平武只有10多公里,震后没多久,伤员源源不断运送过来。面对源源而来的重伤甚至在半路就已经去世的病患,大家的绝望感一刻比一刻沉重,“就盼望着外援队伍赶快来”。终于,13日晚上11点多,南京市第一医院23人医疗队来了。“麻醉、神外、泌外、骨科、护理等多科专家全来了,就像搬来了一个小型医院。”
2008年5月26日,南京市第一医院医疗队专家回宁前的一天,江油人民医院的大门上多了一块牌子——南京市第一医院定点指导医院。此后,两家医院的合作便一直延续到今天。
10年间,江油人民医院先后派出20多名医生赶赴南京市第一医院进修。高鹏是在2009年3月第一批前往南京进修的,回来后成为医院新成立的“疼痛康复医学科”的带头人。
总有一种传承令人欣慰
幸存小女孩与10多名参与救援的志愿者一起重回汶川,杨雅舒——当年被救助如今做公益
十年前灾难发生后,“中国好人”邵建波和志愿者们购买了大量物资赶到灾区救援。在那里,邵建波遇到了在地震中幸存的杨雅舒表姐妹俩,并一直抚养她们长大成人。十年后,在邵建波的影响下,杨雅舒一直心怀感恩,致力于公益事业。昨天,两人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
邵建波说,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他购买了大量食品送到灾区,并联系志愿者一起去汶川救援。
地震发生时,11岁的杨雅舒正和比她大两岁的表姐在外面草地上玩耍,幸运地躲过劫难,但强烈的震感让两个孩子都晕了过去。巨震之后,她和表姐被解放军官兵从废墟中救了出来。不幸的是,地震使表姐成了孤儿。
不久,姐妹俩遇到正在地震灾区参加救援的邵建波。面对杨雅舒和她表姐的不幸遭遇,邵建波出手相助,从此将她们当自己的孩子来关心。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21岁的杨雅舒向邵建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回去看一看。”她的想法得到了邵建波的支持。
4月24日,邵建波带着杨雅舒和当年一起参与救援的10多名志愿者从南京出发,回访汶川映秀。
十年后重回汶川,邵建波和杨雅舒欣喜地看到,如今这里新民居鳞次栉比,新城镇、新村庄欣欣向荣,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幸福富裕的生活。“铭记党恩”“奋进十年,感恩有你”……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样的“感恩牌”。邵建波说,灾区人民的感恩之情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
杨雅舒得益于公益,回馈于公益,十年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北京、四川、浙江、山东到处都有她做公益的身影。2018年初,杨雅舒创办南京玄武鸡蛋壳公益服务促进中心,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本报记者 徐宁
总有一种思念穿越生死
昨天,老北川县城遗址内,悼念人群络绎不绝——今年第一次回来看妈妈
北川老县城里,遇难者家属在废墟前祭奠亲人。本报通讯员 章琛 本报记者 徐琦摄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昨天,这个空寂的老县城遗址内,悼念的人群络绎不绝。
走进北川老县城,处处散落着废墟,经过10年的风雨洗涤,这里已经失去城市本来应有的色彩。
放上鲜花,点燃蜡烛……在北川老县城湔江边,30岁的黄润低着头慢慢地忙着这一切,抬起头,这个七尺男儿的眼睛通红。“我不想来到这里,但今天是地震十周年,我克服内心所有的伤痛来看看我的妈妈、爷爷、奶奶、外婆还有好几个姨……”努力控制着,可黄润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看,那是龙尾公园,四面环水,是当年北川人民主要休闲娱乐中心,吊桥那侧的山脚下是一片居民楼和商业办公楼,现在已被全部埋在山脚下。那幢还能隐约看见的小白楼的前方就是我的家,但地震当天全倒了,楼里活着的人没几个。”黄润指着一幅照片告诉记者,震后10年,这是他第一次回来,“真的不敢来,我妈妈当年才39岁……”小伙子说,那场地震中,整个家族里只幸存下来他和父亲两个人,如今父亲住在新建的北川县城,他一个人在绵阳打工,当年地震的一幕幕时常在他的梦里出现。
离开北川回江油的路上,平坦开阔的马路在巍峨高耸的群山中蜿蜒,一幢幢洋气的红色与淡黄色相间的小楼,展现着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