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邮的研究与欣赏“红军邮”即“义务兵贴用”邮票,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从1995年8月1日起在沈阳军区辖内(即东北三省)的陆海空三军和武警部队中定向发行并试用。全套邮票一枚,票名为“神圣的使命”,邮票画面选取八一军旗下的陆海空三军战士行军礼的正面半身像,背景展示的是我军现代化的标志性武器装备。邮票规格为26×31mm,齿孔度数为12度,版别为胶版,面值20分,设计者杨谷昌,由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印制。1996年8月1日停止发行,1997年4月15日停用。
面对鲜艳军旗下威武的三军、现代化的兵器以及和平、吉祥的信鸽组成的邮票画面,设计者杨谷昌解释说:“邮票画面内容围绕‘神圣的使命’主题构思,构图以在‘八一’军旗下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战士行军礼形象为中心,突出义务兵的神圣使命---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光荣职责。仪仗兵战士代表陆海空三军的军容、军威形象,背景以陆海空三军代表性的现代化兵器---主战坦克、导弹、驱逐舰、歼8战斗机、导弹直升机以及雷达、火箭等组成的诸兵种协同演习,展示我国国防现代化及军事防卫的威慑力。右下角一对信鸽,既有通信特点,同时象征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在艺术表现上,采用素描、透明色渲染与淡彩、水粉具体刻划相结合,使画面产生透明感,与强烈统一的整体色调构成壮观气势。”
一、关于红军邮的版式
红军邮的版式均为每版50枚,规格为10×5,即邮票版张为竖式,竖列10排,横为5枚,合计每版50枚。每个邮票印刷全张边纸上均印有四个相同的厂名,即“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呈竖式两行排列,其中“辽宁省”列一行,全排字高19mm,宽3mm,字体均为魏碑体,刷色为桔红,位置分别处于邮票版张上、下第二行左、右第一枚的边纸上,即6、41号票左纸边,10、45号票右纸边。同时印有4组“义务兵专用”字样,字体为宋体,刷色为桔红,位置分别位于邮票印刷全张的第2枚、4枚、47枚、49枚的上、下的纸边,内容和规格均一致,全排字长20mm,高4mm。
一些邮家研究认为,这套邮票有两种版式,即通齿与不通齿两种,版式是“整版邮票版面的格式”(《中国集邮大辞典》第1版第131页)。
通齿版全张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可以明显的看到邮局全张齿孔贯通,左纸边贯通七个齿孔,右纸边贯通八个齿孔。
(二)规矩线:(也称对准线,是符号铭的一种,其作用是检验和保证邮票多色套印时准确无误的标记)“┫”字线置于全张的左中部纸边位置上,垂直线长为20mm,并且紫红色规矩横线通过齿孔中缝位置上。
(三)对色标记:(也称信息记号,是符号铭的一种)“—”字线置于上下、左纸边齿孔中缝位置上。
不通齿版全张有以下4个特征:
(一)左边纸贯通七个齿孔,右纸边不通齿。
(二)规矩线:“┣”字线置于全张的右中部(不通齿)位置上,与甲版方向及位置上,与甲版方向及位置恰恰相反。垂直线长为17mm,比甲版短0.3mm。
(三)在规矩线下边,有两条红、蓝色并列垂直线(也是对色标记的一种),用以检查多色套印有无漏印颜色。而通齿版并无此信息记号。
(四)对色标记:“—”字线置于右边上下纸边与齿孔成平形,与通齿版位置方向恰恰相反。
以上除了齿孔能一目了然外,通齿和不通齿两版的规矩线并不在同一位置上,其规矩线或长或短,这就为区别邮票印刷版次提供了依据。对色标记一般置于两个邮局全张之间,裁切后集于一张上或两张各占一部分,而通齿、不通齿版对色标记方向位置亦相反,故成为判定通齿、不通齿版的重要依据。
二、关于红军邮的暗记或变体
决定一枚邮票是否为变体票的重要因素是该票是否有确定的版式号位,而且,同样的变体会出现在所有全张的同一位置上。
在不通齿版邮票,50枚邮票中有四枚邮票存在明显的子模特征,各版邮票的子模特征及其在邮票的位置完全相同。
(一)37号票(第八排第二枚)票图下前面坦克的右前履带下有一约0.5mm半椭圆暗绿色斑,色斑下有一小红点,有邮友称为地雷。
(二)46号票(第十排第一枚)海军敬礼右手肘部的左则至左边框红底色上有一约1mm的黄色短线,有邮友称为黄杠。
(三)48号票(第十排第三枚)前坦克履带后,距票图底线约0.5mm,两只和平鸽下方有一长9mm深黄色线连至右框边,有邮友称为激光。
(四)少数47号票(第十排第二枚)的海军脸部有纹状痕,俗称军痕或花脸,海军花脸的产生有损军人形象,这在人物票中的脸上是罕见的,用放大镜来观看,可清晰看到花脸的花纹上有清晰的印刷网纹线,和票面的网纹是完整一体的。众多不通齿版票不存在此变体,仅发现有少数版票在盖位置存在变异,数量稀少。从发现该特征的版票版号并未发现规律,属性既非字模亦非版模特征,其成因不明,令人费解。
不通齿版46、48号票的子模特征应是制版者所设,但37、47号票子模特征不像设置的暗记而更像子模缺陷。
再检查通齿版邮票,上述子模特征并不存在,但45号票右图框外有小红杠特征,此特征又不为不通齿版票所具有,应是制版者所设暗记。
三、关于红军邮的存量
红军邮的数量到底有多少,这是无从了解的军事秘密,因为不管停用与否,只要知道了它的发行数量,根据每个义务兵发25枚邮票的情况就能推断出沈阳军区的兵员数量,因此,邮人只能推断出红军邮一个大概的发行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当时公布的数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兵员300万,划分为七大军区,考虑到北京军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重要性,我们用总兵员数除以7.5,算出每个军区驻扎40万人,解放军官兵比例大约为1:3,从而推出义务兵大约有30万人,其中,志愿兵与东北三省的武警部队各为3万人,前者减去而后者增加进去,总数不变,仍按30万人做基数,每名义务兵发25枚,共计发出750万枚红军邮。按当时的通讯条件看,农村个人安装电话的不多,义务兵与家里的联系还主要靠通信,因此,红军邮在试用期内的消耗至少应在1/3以上,即250万枚。因此,得出结论,红军邮最大的存世量不会超过500万枚,这其中还包括被各地查封或没收的红军邮。
四、关于红军邮的收藏价值
红军邮设计图案很美,既有人物,又有内容,是一套有三军形象和装备的军邮。
红军邮是第一套义务兵专用邮票,使用范围窄。
红军邮是第一种可不受发行时间和邮资调整影响的特殊邮票。
红军邮是第一套有试用期的邮票,由于其独特的经历,使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红军邮在新中国邮票中独立成一个系列,便于炒作。前有蓝军邮做榜样,创出80万元的天价,为红军邮的炒作铺下了一条黄金之路,给红军邮的市价变化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红军邮的题材还在于它所具有的丰富的内涵上。
首先,红军邮发行时,被海外华人看作是代表强大中国的“国家名片”。三位陆海空仪仗兵英姿飒爽,既有阳刚之美又富有朝气,代表了中国人的勃勃生机。在邮票图案上除了三军仪仗兵形象外,还有武器装备:运载火箭、先进的主战坦克、歼八战机、武装直升机、现代驱逐舰以及象征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鸽”,没有任何一枚邮票能够描绘出如此众多的人、物。一位旅居南美的老华侨曾托人以几倍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了几十版红军邮寄给他。他说他十分喜欢红军邮,想不到中国年轻人那么英俊可爱,想不到当代中国军队装备那么精良,可见祖国的综合国力是多么强大。
红军邮,作为特殊的邮票,蕴涵如此众多题材,却只能在义务兵范围内使用,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同时也造就了红军邮具有一种不寻常的题材优势。
其次,军邮是邮之本。从古代的烽火台到古代驿站,无不与军事有关,就连现在的邮政部门也是从军队转出来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众多邮事,部队设立的军邮局,都属于军事邮政,一个“军”字,多少让它披上许多神秘的面纱,产生了许多说不清、想不透的问题,一直是邮人乐此不疲的研究对象。
今后,国家是否还会发行新的军邮?否!其原因有四:一是军邮的使用范围不好控制,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违规现象。二是一旦发行新的军邮,总会有人过分“勤劳”,这样对部队的管理十分不利,红军邮的试用和停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三是现在采用“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的做法可以减少国家印制军邮的巨大开支。四是随着通讯手段的日臻完善,家乡许多家庭都安装了电话,部队中义务兵发信联系的业务会越来越少,连现在的邮政邮票发行都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更何况军邮,所以,再发行军邮会得不偿失,国家决不会干那赔本的买卖。至此,国家发行军邮会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现在,“军用邮票”国家邮政部门只发行两套,对于普通集邮者来说,购买军1是不易做到的,购买军2却是唾手可得,对此,相信集邮者会有自己明智的选择。
五、关于红军邮的真伪鉴定
(一)看邮票图案中五角星和“八一”印刷网点:真品和伪品虽然都是胶版印刷,但在印刷网点排列的角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用高倍放大镜观看五角星和“八一”上的印刷网点,能够很快辨别真伪。
(二)看铭记:真品铭记“中国邮政”字迹清晰,笔划粗细均匀,伪品笔划粗细不均匀,字迹不够清晰,尤其“中国邮政”中的“邮”字,真品第六笔的勾与第七笔的直竖不相连,而伪品相连。
(三)看帽徽:真品邮票图案上陆、海、空军帽徽上的五角星均较清晰、成形;伪品则不成形,呈一片红网纹。海军帽沿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字样,真品字迹清晰可辨;伪品模糊不清,字迹难辩。
(四)看齿孔:真品齿孔打得笔直而圆润、光滑;伪品齿孔打得弯曲不直,孔不圆润,较粗糙。
(五)看背胶:真品背胶刷得均匀,细腻;伪品刷的是假背胶,不均匀,在版票边纸部分,仅有一半边纸上刷了假背胶,另一半则未刷。
六、关于红军邮的历史风云
《解放军报》1995年7月18日消息,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义务兵免费信件加盖“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的做法将改为发行使用“义务兵专用邮票”。这项改革自8月1日起先在东北地区的驻军中试用。
在此之前,总参谋部、邮电部就改革和完善义务兵免费邮寄平信制度,进行了大量的论证调研工作。原来,部队使用“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一直存在着管理不严的弊端,给邮政收入带来一定的损失,又因“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的使用不便于计价和统计,在局部上造成邮政的工作量无法计算,邮政职工的劳动自然也得不到报酬,加之各个地方驻军多寡不一,造成邮政职工忙闲不均,致使一些邮政部门意见很大。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使用三角戳的弊端愈加明显。
现行的义务兵免费邮寄平信办法,是以销盖“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为凭证,集中投寄;各邮电局(所)收到销有此戳的平信,一律免费予以投递。对义务兵来说,投信数量不受任何限制,交寄十分简便。但现用的免费戳已经使用10余年,人们对于它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当年,疏于管理、违反规定的现象,在个别单位确有存在。对邮电部门来说,实行这种无数量限制的免费寄信制度,必然会无约束地增大邮件的运输、投递量。再加上不该享受优待的人员破例得到了优待,有的销盖免费戳记的空白信封堂而皇之地在邮市出售,使用范围随意拓宽,无疑加大了邮政部门的额外负担,减少了国家收益。
面对这种客观现实,无论军人还是地方人员,都认识到使用销戳免费的方法,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大潮,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改革,则需要探索。
在邮政部门力促下,经过与部队有关部门长达七年的协商、策划,义务兵专用邮票终于诞生了。邮人因其是红色的主图,故将其爱称为——红军邮。
发行义务兵专用邮票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据有关部门透露,义务兵专用邮票仅限义务兵在国内使用,不受发行年度的限制和国内邮资调整的影响。还特别规定,义务兵专用邮票不准在市场上交易。
发行前,邮政部门的计划是,每个义务兵一周写一封信,一个月发4枚邮票,一年使用50枚邮票。最初,准备试用期半年后再根据情况向全军推广使用,沈阳军区给每位义务兵发放了可供半年使用的半版25枚邮票,供他们发信使用。作为一枚特供部队使用的正规邮票,不允许在市场交易,但在发行之初便引起了邮人强烈的追求欲望。东北的邮商首先行动起来,到部队营区高价收购,这样,给部队训练管理、安全保卫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使部队对使用红军邮的热情受到一定的损害。其后果是试用期被延长。然而,一年一度的新兵已经分配到连队,这批新兵并未发过红军邮,三角戳又被停用,他们对在部队寄信还得买邮票意见很大。对此,东北军区与东三省邮政部门进行了艰苦协商,东北地区的部队曾为当地的抗洪抢险做出过突出贡献,军民关系融洽,最终,得到邮政部门的默许,部队从1996年8月1日起恢复使用“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于是,盖有“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的信件又源源不断地从东北部队中寄出。一些邮商误以为红军邮已停止使用,便开始在市场上进行小型炒作。
远离东北的上海,以讹传讹的“红军邮”停用这一迟到的消息9月才在当地报纸上披露,上海市场一下子开了锅,也顾不了不允许买卖的禁令,纷纷抢购红军邮,短短几天,单枚红军邮便被炒到了34元,版票价格被推到了2600元的高价,反应敏捷的东北邮商喜出望外,立即携票南下,一下子把红军邮的价格拦腰折掉一半,上海的邮商纷纷被套,东北邮商又从上海人手里低价买回红军邮打道回府,还戏称:“到上海取钱来了”。
上海行情的半途夭折,导致红军邮的价格曾一度低迷,红军邮的形象遭到严重破坏。此时,上海人和其它地方的“红军邮一族”并不知道红军邮未停用的实情,却认为,红军邮之所以炒不上去是因为量太大了。颇为戏剧性的是,就在上海人热炒红军邮的9月份,邮电部已经打报告请示把红军邮向全军推广使用,后因军方的原因使试用期一拖再拖。1996年12月,邮资调整,红军邮没消息,进入1997年初,红军邮仍没有消息。当邮人翘首以盼红军邮的“去留”问题时,1997年3月,从北京传来“不幸”的消息,邮电部通令东北三省邮政管理部门,从3月起,恢复使用“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这样,经过多年酝酿,历经40余载又浮出水面的军邮,在试用一年零九个月之后,被迫终止使用。邮政部门多年的努力白费了,国家为印制新军邮耗费的巨资也因此付之东流。然而,邮政部门的不幸却是邮人的万幸,北京有位邮商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要是邮电部的努力成功的话,红军邮被推向全军使用,那他非得破产不可。感谢管理层为中国邮市创造了一个传奇,一个神话,一个永盛不衰的题材。一开始,邮电部的通知并未在媒体发布,在信息的发源地北京,已有敏感的人在悄悄吸纳红军邮,更多的人发觉红军邮近期有异动,连忙跟进,于是,一向市价平稳的红军邮不断刷新着自己的价格记录。
在红军邮的试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现象。
按邮电部[1995]445号文件规定:“义务兵专用邮票除用于交寄国内水陆路平常信件外,还可以用来交寄国内航空信件和挂号信件,但不得交寄除此之外的其它信件”。但违规寄发快件的不少,有的贴5枚红军邮,有的是把红军邮与普票混贴(当时邮政快件邮资为1元)寄发。
按邮电部[1995]445号文件规定:“义务兵专用邮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出售、赠送及投放集邮市场进行交易”。邮政总局也在文件中明确解释:非义务兵战士不可使用“义务兵专用邮票”交寄信件。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但有部队军官、志愿兵、职工和家属使用专用邮票寄发信件,而且,还有地方单位的人员使用此种邮票。
除此之外,还有从非试用地寄发及寄往国外、港、澳、台地区的红军邮信件,这些均属违规使用。
按邮电部《关于“义务兵专用邮票”使用暂行办法》规定,“义务兵专用邮票”面值为20分,如遇国家调整邮资时,原20分面值的“义务兵专用邮票”仍可等同于邮资调整后的一枚平常信件的邮资邮票继续贴用。1996年12月1日,邮资上调以后,国内水陆路平信邮资由20分升至50分,此时,“义务兵专用邮票”即应等同于调整后的一枚平信的邮资邮票(即红军邮面值20分可相当于50分邮资使用)。可由于人们对政策的不了解,导致超资封出现。
还有用纪念图章盖销红军邮的,也有将三角戳与红军邮混用的,这些同样也属于违规现象。
1997年3月31日,邮电部、总参谋部电令:自1997年4月15日零时起,义务兵专用邮票停止使用,余票登记封存。至此,红军邮是用是停终于有了结局,红军邮的投资者们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此时,红军邮的交易才真正浮出水面,进入了上升通道。
本文是已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红军邮”邮票版式初探(罗平)、“红军邮”版式特征及变体票的研究(李成心)、“红军邮”版式特征初考(李伟新)以及中国集邮报等有关文章的基础上,由本人加工整理而成,以将“红军邮”较全面展示给各位邮家,方便研究、借鉴、欣赏为目的,如有错漏,请各位邮家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