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文│单灵逸
大明宝钞一贯纸币(银行博物馆藏)
说起中国历史上曾经发行过的一系列纸币,或许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会是唐朝的飞钱、宋朝的交子、清朝的户部官票、民国时期的法币、抑或是现在的人民币等等。但漫漫历史长河中,有这么一张纸币,坐拥中国“最大”纸币之名,它便是明朝发行的大明宝钞。
中国历史上最大,听起来就威武霸气。银行博物馆便藏有大明宝钞一贯纸币。它所谓的“大”,并非指纸币的面额最大,而是说大明宝钞是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范围内有史以来的纸币中尺寸最大的。然而大明宝钞尺寸虽大,且其最大面额“一贯”(一贯指一贯铜钱,即一千文钱)合白银一两,发行初时可购买大米一石(约合今95公斤),也可谓价值连城。除了“一贯”之外,大明宝钞还有其他十种面额,分别为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五十文、四十文、三十文、二十文和十文。
中国的纸币在宋朝已有一定流通,在元朝则大行其道。至元通行宝钞和中统元宝交钞是其中的代表。因而到了明朝,继续沿用纸币看似理所应当。实际上,大明宝钞的诞生仍具备其特殊的意义。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在全国实行统一的铜钱流通制度,于洪武元年(1368)颁布洪武通宝钱制,规定除了京城宝源局外,各省均设宝泉局铸造洪武通宝。
朱元璋
按照朱元璋的愿望,是准备从此行用铜钱的。但是事情并没有按照他希望的那样发展。一方面,由于政府财政力量不足,铜源短缺,铜钱铸造数量有限,出现供给困难,同时官府为了得到足够铜材,令人民以私铸钱及铜器输官的做法,引起民间的抱怨与不安;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贸易用钱量增大,不便携带的铜钱成为商业周转的弊端,已经习惯于用纸币交易的商贾们不愿重为铜钱所累。在这样的情形下,明太祖决定改用纸钞,“大明通行宝钞”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关于大明宝钞的设计和样式,各类史书中均有记载。然而,这次,被奉为经典的《明史》则和我们开了个玩笑。《明史·食货志》中记载:“以桑穰为料,其制方,高一尺,广六寸,质青色,外为龙文花栏,横题其额曰‘大明通行宝钞’,其内上两旁复为篆文八字,曰‘大明宝钞 天下通行’。中图钱贯,十串为壹贯,其下云‘中书省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十五两’”。从实际大明宝钞实物以及其他包括《明会典》、《明实录》等史书记载,实际上,“告捕者赏银”应为二百五十两。看来,《明史》的编撰过程实在难称完美。
至元通行宝钞
虽然大明宝钞沿袭了中统交钞和至元宝钞等元朝纸币,将重罚伪造纸币者,重奖举报者的文字大明大方地印制在了纸币之上,属于为了应对假币的具体措施。但这个中国历史上尺寸最大的纸币仍然逃不过严重的通货膨胀,并且早早地退出了时代的舞台。
宝钞发行之初的二十余年间,钞值基本上是稳定的。但是随着纸币发行量的增大,大约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前后,一些地方的纸币开始贬值。特别是南方的两浙、江西、福建一带,民间重钱轻钞,一贯纸钞只能换铜钱一百六十文,如果按照铜钱购买力不变化来计算,用纸币计算的物价已经上涨了六倍。
尽管政府一再重申不准使用金银交易,纸钞依然继续贬值。初行宝钞时,米一石值钞一贯,到成祖永乐二年,已经上涨到米一石值钞三十贯。此后的“户口钞盐法”、“门摊课税”,均没有起到抑制纸币贬值的效果,宣德初年,米价已达到宝钞伍拾贯,政府不得不允许民间用实物交易,同时又把门摊课税增加了五倍。正统九年(1444),米价涨到宝钞一百贯,政府放弃用银的禁令,上下都不愿意用钞而用银、钱。成化年间(1465-1487),一贯纸钞只值一文钱。正统时,宝钞一度到了“积之市肆,过者不顾”的地步。
在此之后宝钞实际已经废止不行了,使用纸钞也仅限一贯,其它不复流行。纸币流通名存实亡。此后,明朝基本上没有再行纸币。
元、明纸币对比
过去不少学者把“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简单地归咎朝廷发钞过多,导致信用破产。然而,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宝钞的设计及制度已存在先天性的缺陷,足以令到宝钞失败,才会被其它货币所驱逐。其中原因或可简单概括如下:
第一,“大明宝钞”一直只依赖政府的信用为基础,而未有建立准备金制度,以稳定币值。我们当然不能用现代的角度来责难古人没有建立先进的货币制度,但早在宋、元时期,中国已经发展出相当有系统的纸币制度,可是到了明朝,不但没有显著的进步,反而出现倒退的情况,只是依据政府信用来维持宝钞的价值,更试图禁止民间使用金、银及铜作为货币以巩固宝钞的价值,使宝钞成为单一本位。
第二,明政府只是依靠政府的信用发行纸币,但在不久之前,人民刚经历了元末纸币大幅贬值的痛苦经验,公众对信用货币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再加上明朝刚刚建立,人们对政府的信心不足,宝钞在此情况下推出难免事倍功半。这一情形何尝不类似解放初期人民币在老百姓身负浓厚的金圆券阴影下的艰难推广,只是时代不同,手段也不同。大明宝钞的失败多少也有百姓对纸币不信任的原因。
第三,自然是发钞过多。元末因滥发票钞而导致大幅贬值,已为时人所察觉,但明政府似乎并没有汲收历史的教训,仍然重蹈覆辙。彭信威认为早在洪武十三年(1380),宝钞已经发行过多而导致宝钞价值急降。 洪武二十三年(1390)一年之内,政府已经发行了7500万的新钞,相等于当年半年的田赋收入,即是说市场上突然间增加了七千多万的货币流通,后来情况持续,自然会引致经济混乱,公众对该货币失去信心也是理所应当了。
以上数点,未必能将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尽收,但总的来说,这个以朝代为名,又坐拥历史最大尺幅的纸币,实际难言成功。在它并不漫长的历史中真正行使流通纸币功能的时间寥寥无几。在其生命的尽头,大明宝钞的实际价值犹如银行博物馆具有代表性的蜡像——美国大兵用纸币点烟,甚至不如一根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