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动乱期间,广西邮政日戳曾有过一次全区性的演变:1970年初,广西邮政在全区范围内开始启用30MM戳径的全汉字邮政日戳,以此逐步取代已在全区普遍使用了12年的壮汉双文字邮政日戳。这种“文革”时期产生的邮戳不符合邮电部1957年颁布实行的邮政日戳样式标准,1976年后逐步停用。
《广西通志·邮电志》中有关广西邮戳的章节记载了广西使用三格式日戳、30MM壮汉双文字日戳、25MM文字日戳、编码日戳等业务用戳,完全没有提及“文革”时期广西邮政启用30MM戳径全汉字邮政日戳的情况。30MM戳径全汉字邮政日戳使用时间相对较短,30多年过去,由于邮政史料缺乏,且有一定收集难度,集邮界对其研究甚少,现根据个人收藏对广西30MM戳径全汉字邮政日戳产生的背景、使用的情况和戳式的变化作一初步探讨。
一、广西30MM戳径全汉字邮政日戳产生的时代背景
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广西邮政按照邮电部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邮戳样式规定,开始启用壮汉双文字邮政日戳,到1966年文革前夕,壮汉双文字邮戳已在全区范围内普遍使用,邮戳戳径为30MM,邮戳地名以壮汉两种文字表示(图1-3)。在此期间,也有个别邮政机构使用过全汉字邮政日戳,如“广西柳江新兴农场”、“广西石龙石祥河水库”(图4-5)。此外,有些没有具体地名的邮戳也采用全汉字表示,如无地名的广西的火车日戳(图6)、无地名的收转援越部队邮件的“广西二支”日戳(图7)。这几种全汉字邮戳尽管没有壮文地名,但采用少数民族地区30MM邮戳戳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广西民族地区邮政日戳的特殊性。
“文革”初期,壮汉双文字日戳继续使用,部分需要更换的日戳仍以壮汉两种文字标注地名,如新启用的“广西藤县红卫”、“广西玉林卫东”(图8-9)就是“文革”时期“破旧立新”改变地名,当地邮政机构刻制相应的壮汉双文字地名日戳。
根据收集的邮戳资料看,全区范围内启用30MM全汉字地名日戳始于文革“中期”的1970年初,对于为什么弃用壮文地名,改用全汉字地名戳?这一问题至今没有查到当年的邮政史料,集邮界对广西这次邮戳戳式变更的原因有多种推测,有的认为与拼音壮文推广不畅有关,也有的认为与当年的“斗、批、改”运动有关。这些推测都有一定道理,但也不一定是邮戳变动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广西拼音壮文是解放后设计推广的,并非原生态的壮族文字,不要说汉族,就是壮族聚居地方能使用的人也不多,启用壮汉双文字地名日戳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这种壮汉双文字日戳符合邮电部的规定,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广西邮政在邮戳上使用壮文地名多年,在技术上并不存在困难。而所谓“斗、批、改”不过是“文革”时期的阶段性运动,在受“文革”影响,民族文字工作瘫痪的情况下,虽然有“改”的要求,但改的对象还不是民族文字,而且“斗、批、改”始于1972年,并非启用全汉字地名戳的1970年。
那么,为什么又在1970年发生邮戳地名文字的变更?笔者认为可能与当年邮电管理体制的变动有关。1969年11月25日,广西邮电管理局撤消,实行邮政、电信机构分设,全国邮政工作归交通部领导,广西管理邮政机构与自治区交通厅合并,成立广西自治区革委会交通邮政管理站。正是在邮政管理体制变动时期,广西于1970年开始启用全汉字地名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原邮电部在“文革”前制定的制度、规定得不到贯彻执行,管理混乱的情况体现在邮政日戳的制作、使用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广西全汉字地名戳的产生是“文革”动乱的产物,没有“文革”动乱的影响,不可能出现这种不符合邮电部邮政日戳样式规定的30MM全汉字日戳。
到目前为止,关于广西启用30MM全汉字日戳的真实原因、具体策划过程还需要继续调查研究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相关史料的发现,有可能对广西“文革”时期邮戳变化的历史有更清晰的认识。
二、广西30MM戳径全汉字邮政日戳启用和延用
由于缺少文件资料,广西30MM戳径全汉字地名日戳准确的启用时间尚无法确定,已发现最早使用的戳记时间为1970年3月(图10)。与广西历次邮政日戳样式变更的情况一样,广西历次邮政日戳的启用没有全区统一的时间表,而是根据邮政业务用戳的需要逐步更换,陆续启用。在一枚桂林本埠实寄封上(图11),销票戳为壮汉双文字日戳,投递戳为全汉字日戳,为同城先后启用的两种业务日戳。在1970年期间启用30MM戳径全汉字新戳的邮政机构主要是部分业务量多,邮戳磨损需要及时更换的邮政局、所,在陆续启用的情况下形成了新旧邮戳混用的现象,如桂林寄荔浦实寄封销票戳为全汉字日戳,投递戳为壮汉双文字日戳(图12)。
“文革”结束前夕,广西邮政开始改用25MM戳径的全汉字地名戳,与非少数民族省市邮戳规格接轨。从理论上讲,25MM戳径新戳启用的时间就是停止继续刻制启用30MM戳径全汉字地名日戳的时间,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可引入“启用期”的概念,“启用期”结束后,30MM戳径的全汉字日戳还可继续使用,本人收藏的广西25MM戳径全汉字地名戳最早为1976年7月,也就是说30MM戳径全汉字地名日戳的“启用期”不到7年。
至于30MM戳径全汉字日戳的实际使用期较难以界定,因为每一次新旧邮戳的更换都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完成,于是又有了30MM戳径汉字日戳与25MM戳径汉字日戳混用期,如1980年桂林寄平乐两种戳记混用实寄封(图13)。从个人的收藏看,广西少数地方邮政机构的30MM戳径汉字日戳一直沿用到上世纪80年代(图14-17),最晚使用的实例有1989年使用的:“广西罗城呼略”戳(图18)。
综上所述,广西30MM戳径全汉字日戳于1970年至1976年间陆续启用并延用至80年代末。
三、广西30MM戳径全汉字邮政日戳的戳式变化
广西30MM戳径全汉字邮政日戳出现在“文革”时期,在管理混乱的情况下,没有规定统一的邮戳样式,这就导致全区范围内启用的邮戳格式多有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参照原有的壮汉双文字日戳式样,去除了壮文地名。
广西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邮局使用的业务用戳多在下月牙缀干支代码及戳号(图19-24),南宁邮局的投递戳最初仅缀“已”字(图25),后全部改为数字戳号(图26-29)。桂林邮局部分投递戳在干支代码的戳号外加括号,如“已(1)”、“已(3)”(图30-31)。有的投递戳则不加括弧,如“已2”、“已4”(图32-35),且有同号异戳情况。
柳州、桂林城区邮政支局业务用戳下半环刻支局数字序号及带括号的“支”,个别的无括号,如“柳州4支”1号戳、“柳州4(支)”7号戳(37-38图)。支局数字序号形式也不统一,如桂林的4个邮政支局,有的用阿拉伯数字,如“桂林1(支)”、“桂林4(支)”戳(图39-40),有的为汉字数字序号,如“桂林二(支)”、“桂林三(支)”戳(图41-42)。
南宁、柳州、桂林城区邮政所业务用戳比较混乱,上半环内有的刻“广西”及市名,下半环刻邮政所数字代码及带括号的“所”(图44-46);有的上半环内刻“广西”,下半环刻市名、数字代码及带括号的“所”(图47-49)。桂林还有部分邮政所日戳与市局日戳一样为“广西桂林”,只是将邮政所的数字代码刻在下月牙内,使人误以为与南宁日戳一样,属于市局投递戳戳号(图50-53)。
广西县级邮政局业务用戳戳式统一,上半环为“广西”,下半环为县名,不同业务用戳在下月牙内以数字戳号表示(图54-85)。数字戳号最大的是贵县26号戳(图86),比较特殊的有“广西藤县”戳,下月牙内缀“桂”字戳号,应是“挂”字的误刻(图87),还有“广西宁明宁明(1)”县名重复戳,可能是铲去“所”字后在县局使用(图88)。
广西乡镇邮政局、所使用的壮汉双文字戳以两种文字标注地名,下半环文字拥挤,故地名后面大多不加缀“支”“所”邮政机构类别。改为30MM全汉字日戳后,大多按旧制仍不缀邮政机构类别,日戳的上半环为“广西”及县名,下半环为地名(图89-128),另有一部分在地名后添加了带括号的“支”、“所”邮政机构类别(图129-147),个别特殊的将“支”字刻在地名之间,如“三江斗(支)江”戳(图148)。
上世纪70年代初,广西修建三线铁路,广西邮政开办了88个为铁路工程服务的邮政所,这些临时性、流动性的邮政所日戳不缀地名,以工程代号代替,如“9202所”、“6927所”数字代码日戳(图149-153)。并以不同的戳号表示各个邮政所,这些保密日戳同样为30MM戳径。
四、广西30MM戳径全汉字邮政日戳的民族特性
30MM戳径全汉字邮政日戳是“文革”特殊年代的产物,在“文革”混乱的时代背景下,邮政规章制度受到冲击,国家邮政规定的邮戳标准成为一纸空文,地方邮政管理部门随意改动邮戳样式,造就出特殊的广西地方戳式,从邮戳的变化反映出“文革”动乱对邮政工作的影响。
通过对30MM戳径全汉字邮政日戳的研究,可以看出壮汉双文字邮政日戳的消失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初,广西邮政尽管去除了邮戳上的壮文地名,毕竟保留了少数民族地区30MM戳径规格,这与上世纪80年代后一些非少数民族省市地方邮政不按规定刻制30MM戳径日戳有本质区别,直到“文革”结束前夕,广西邮戳改为25MM戳径,才最终失去民族地区邮戳特性。
从宏观的邮政历史研究角度看,广西30MM戳径全汉字邮政日戳体现了历史阶段的特殊性。从地方邮戳史的角度看,广西邮戳从少数民族地区的30MM戳径壮汉双文字邮政日戳,改变为非少数民族省区市的25MM全汉字邮政日戳,经历了去除壮文而保留30MM戳径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广西30MM戳径全汉字邮政日戳的过渡性,30MM戳径全汉字邮政日戳实际上是广西壮汉双文字邮政日戳的延续,应归属于广西壮汉双文字邮政日戳的研究范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少数民族地区邮政日戳刻制民族文字地名,既是国家邮政规定的邮戳样式标准,更是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邮政工作中的体现,“文革”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致使壮文地名在广西邮政日戳上消失,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期盼广西邮政按照国家邮政管理部门制定的邮戳标准,恢复使用壮汉双文字邮政日戳,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