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背面
图1正面
图2
图2电脑戳
如图1所示,为1949年由华北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团校寄北京灯市口育英中学高中部郭霂的挂号封,背面贴面值为200元的纪一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一枚,销“38.10.15.华北良乡”地名实线三格日戳(图2),11月16日到达北京,销全中文三格式“北京16.10.49.(投)”(图3)和中英文三格式“北(投)京 16.10.49. PEKING”(图4)投递戳,另盖有投递员姓名章。该封所贴200元面值邮票的发行量仅为35万枚,且单贴用于挂号实寄的非常稀罕。邮票上所销邮戳的年份,仍然使用民国纪年“38”,亦属少见。
图3
图3电脑戳
图4
图4电脑戳
该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它是预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团校”文字的制式公函封,而且是由中央团校从河北平山经良乡向北京迁移过程中,且在良乡只有短短几个月的过渡期间寄出的信件,是一枚见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长、发展历史的实物。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成立。1925年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1月,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地团结各界青年投入抗日救亡斗争,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共青团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改造。1937年4月,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成立,团中央停止工作。随着抗战胜利在即,各地青救会即将完成历史使命,有的没有及时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日渐涣散,尤其不能满足已经涌现出的大量先进青年的政治进步的需求。时代呼唤一个先进青年组织的出现。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上旬,任弼时指示中央青委迅速组织青年工作队去东北开辟工作,“可以相机组织‘民先’、‘青年团’一类的先进青年组织”。1946年6月,中央青委将《关于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建议(草案)》报送中共中央。8月26日、9月13日,中央书记处两次开会讨论建团问题。朱德、任弼时、胡乔木等参加会议。经过热烈讨论,会议一致认为要建立青年团,但要做好试点。随后,中央青委选择延安冯庄、丰足火柴厂、行知中学作为建团试点。
1946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向各解放区发出《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明确了要推动解放区的试建青年团工作。
1947年8月末至9月20日,中央青委在西柏坡召开全国解放区青年工作会议。各解放区交流了试建青年团的情况和经验。会议决定扩大团的试建工作,并强调要在土改和各种实际斗争中公开建团。这次会议进一步推动了青年团试建工作的开展。
1947年9月青年工作会议后,中央青委派黄若暾、李明赴东北传达青年工作会议精神及协助建团。
图5
图6
为了做好建团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1948年6月,中共中央青委在华北党校内开办青年班(图5),称华北党校六部。同年9月,华北党校六部独立出来,迁到离西柏坡很近的平山县两河村(图6),称作“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校”。此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校之创始,校长由冯文彬担任,荣高棠担任教育长。
1948年秋,为更好地指导解放区建团,《中国青年》在河北平山县复刊。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即“九月会议”)作出在1949年上半年正式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定。随后,在任弼时领导下,开始筹备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9年3月,中央青委随中共中央机关抵达北平。在各解放区建青年团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筹备,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宣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正式建立。
1949年4月团一大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校”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团校”。
中央团校的校址大致经过三个时期,一是西柏坡时期,即在河北省平山县两河乡两河村;二是河北良乡时期。由于中央团校根据中央青委指示参加参加接管平、津的工作,中央团校于1949年8月迁往距北京20公里的河北良乡;三是北京时期。1949年年底,中央团校随团中央从河北省良乡县城(良乡县原属河北省,1958年划归北京市,与房山县合并,今为房山区)迁入北京城,在东城区东四一带接收了老君堂、宽街、后圆恩寺、炒豆胡同以及东四十条到十二条六条胡同,共13处“敌产”,并将东四十一条55号作为中央团校校部,这是中央团校进北京后的第一个校部所在地。后移到北京东四。1954年,中央团校搬到海淀万寿寺。
这枚66年前寄出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团校”公函封,反映了一段当时的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