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迷惑性的表面改动会使一枚真币看起来比实际更有价值。
收藏家和经销商提交至NGC的硬币中不乏常见的表面改动,其中就包括经打磨的硬币。这样的硬币属于真币,但是由于表面被改动了,获得的是 NGC细节评级。收藏家们需要知道这样的打磨对硬币价值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些硬币使用转动的金属刷进行机械处理,以便赋予硬币假的光泽。如果处理得好,而你又不知道怎么识别的话,这样的硬币是很具有迷惑性的。
经打磨的1880年印第安头像1美分
乍一看,上图的1880年印第安1美分似乎很正常,虽然光泽有点奇怪。另外有趣的是背面字母奇怪的阴影,以及花环内颜色的差异。此外,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币面也非常奇怪。
请注意上面的细节图中,硬币表面怪异的质感,看上去坑坑洼洼,十分奇怪。这是重度打磨以至于熔化了硬币表面的结果。等币面冷却下来,就成了这样。
但是,这种特征通常只会出现在最重度打磨的硬币上。另一方面,任何经打磨的硬币上通常会有的特征则是由于金属移动而产生的凸起的线条,通常出现在图案,特别是字母的一侧。
请注意上图中箭头所指的凸起的线条。几乎每一个与金属打磨的方向(本例为从下往上)垂直的表面上,都有一条非常清晰的金属凸起。
这是另一枚经打磨的硬币。这是一枚1901年巴伯10美分。虽然从图片上很难看出,但这枚币的人造光泽要好一些,因为这枚币的打磨轨迹是圆形的,而上文提到的印第安头像一美分则是从下往上直线打磨的。但是,这枚币上还是有一些能看出问题的突起,并且旋转硬币的时候,光泽几乎像飓风一样旋转,而正常的光泽是直条型的。
经打磨的1901年巴伯10美分局部放大图
从上面的图片看,这枚币的币面似乎不像印第安头像一美分那样受到负面影响。但事实上,为了给硬币虚假的光泽,整个币面都被损坏了,就像印第安头像美分一样。对这枚币进行改动的人技术要高明得多。
经打磨的硬币可能非常难以甄别。但是,如果你知道某一品种的一枚未流通硬币的正常光泽是怎么样的,那么经打磨的硬币就会很容易识别出来。另外,请确保你总是检视硬币的细节,并将之与硬币的光泽对比。例如,上文说到的巴伯10美分,它的细节比一枚真正未流通(而不是打磨后看起来像未流通)的硬币要少得多。
和往常一样,由NGC评级并获得分数的硬币,不仅保证是真品,而且表面没有人为改动。